國內外專家齊聚高速列車科技創新國際論壇
已有102732次閱讀2012-05-30標簽:高速列車科技創新國際論壇,科技部張萬鋼
在本次論壇上,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作了題為《中國高速列車科技創新的回顧與展望》的主旨報告。他指出,經過近5年的努力,中國高速列車技術和裝備制造能力取得長足的進步。“十二五”期間,我國高速鐵路科技工作將在高速鐵路體系化安全保障技術、高速列車裝備譜系化技術、高速鐵路能力保持技術和高速鐵路可持續性技術四個重大技術方向展開。圍繞上述重大技術方向,科技部將在高速列車相關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研發、集成技術與應用研發等方面部署并實施一系列重點任務。
據悉,“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列車譜系化和適應性技術,研制滿足不同運營條件和需求的高速列車、常規鐵路高速化、具備國際適應性的可規模產業化車型系列,為我國規模、需求多樣性和地理環境復雜性均居世界首位的高速路網的可持續運營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撐。為全面提升我國高速鐵路運力資源能力和列車運行在途服務水平,“十二五”期間,將研究具有自檢測、自診斷、自決策能力的智能化高速列車系統及智能列車樣車。
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科技進步促進了高鐵的自主創新,高鐵發展也是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范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在致辭中也肯定了我高速列車技術經過近20年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他認為,高鐵技術的成功是我國在一個行業及配套領域率先整體成功進入高端制造的標志,是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模式的典范。
近幾年,在國家有關政策指導下,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和中國北車唐車公司三大主機廠開始積極引進國外動車組的動車組總成等九大關鍵技術和十項主要配套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全面掌握了高速動車組集成與制造關鍵技術,分別搭建了CRH2型、CRH3型、CRH5型時速200-250公里、300-350公里的動車組技術平臺。
2008年2月,科技部和鐵道部簽署了《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共同研發最高運營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以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下屬的十家核心企業為創新主體,68位院士、500多名教授,25家重點高校、11家科研院所、5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緊密合作,形成了以政產學研用為特色的世界規模最大的中國高速列車技術創新“聯合艦隊”。
僅兩年時間,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就實現了動車組系統集成、頭型、輕量化車體、轉向架、減振降噪等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使得CRH380A動車組成為我國自主化率最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列車。2010年8月,CRH380A型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下線,12月3日,在京滬高鐵先導段試驗中創下了時速486.1公里的運營列車世界最高試驗速度紀錄。此后不久,北車唐車、北車長客也成功研制出CRH380BL新一代高速動車組,以及400km/h高速檢測列車。
在本次論壇上,來自日本、德國等國的專家分別介紹了本國高速列車的發展狀況與未來規劃。日本東京大學的曾根悟教授作了題為《日本新干線原始及最新創新》的報告,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專家約爾根·莫登作了題為《德國高速列車最新技術發展》的報告,日本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專家羅休作了題為《日本的鐵道抗震及抗災》的報告。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王志學出席論壇及高速列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起成立簽字儀式。
來自科技部、鐵道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主要企業的專家近400人參加了論壇。(記者 陳磊)
中國高速列車科技創新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曹健林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高興參加高速列車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科學技術部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到會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作為國內外高速列車科技創新的開放交流平臺,此次論壇的目的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對高速列車技術現狀、發展趨勢以及各國高速列車科技創新模式進行探討、總結并凝聚共識;同時,面向高速列車安全保障、智能化和節能環保的重大現實需求,探討新形勢下高速列車科技創新的方向;還希望吸引包括研發與生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運營單位和政府部門在內的創新資源共同探討適應新形勢的高速列車成套裝備研發與生產創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中國高速列車開放和協同創新能力的新途徑。
下面,我主要對中國高速列車技術的發展進行簡要回顧,并對未來高速列車科技創新工作的主要方向談談我的看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