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府與社會團體充分發揮促進產學研合作整體協調作用
1.產學研合作領導小組為產學研合作整體協調提供組織保障
為加強統籌協調,搞好頂層設計,實現各部門大協同,形成產學研合力,2006年由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六部委聯合成立“推進產學研合作工作協調指導小組”, 突出了政府的主導作用,為長期有效開展產學研合作工作,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金融支撐和人才培養機制,有效促進產學研合作整體協調發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各省市政府貫徹落實中央政策,也十分重視對產學研合作的協調領導和積極推動,大部分省市成立了產學研合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省市聯動和部門協調機制。其中山東、福建、廣東等省均成立了由省長或副省長掛帥,有關部門參加的產學研聯合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目前,山東省產學研辦公室已與全國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信息網絡,與省內各行業部門、信息情報部門和1000多家企業建立了密切的聯系,成為科技成果重要的集散中心。廣東、江蘇、四川等省的地市,也成立了產學研聯合領導小組或辦公室,負責制定本地區產學研合作開發的發展戰略、政策和計劃等工作。
2.社會團體、行業組織成為推動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力量
社會團體是根據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形成的組織,來自基層,能夠反映基層實際情況,反映產學研合作各方的呼聲,更容易在政府、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進行溝通協調。2007年成立的全國性組織--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為政府和產學研各方架起溝通和聯系的橋梁,為促進產學研緊密合作、全面發展,打造產業技術創新鏈奠定了良好基礎。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作為我國唯一產學研合作的社會團體加入國際產學研組織,還有利于與國際產學研組織接軌,學習國外產學研合作的先進經驗,推進產學研合作向國際化發展。
四.各類政策相繼出臺,推動產學研合作突破性進展
為促進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三方力量有效匹配,促進產學研合作持續發展,各地相繼出臺政策。
1.科技計劃政策
一是設立產學研專項基金計劃。如廣東省從2006年起由省財政每年撥不少于1億元的專款,設立廣東省產學研省部合作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產學研合作的自主創新項目、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產學研創新體系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知識產權申請保護和學術交流活動等。上海青浦區建立區產學研合作發展資金,常年保持1000萬元資金額度,重點資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圍繞本區主導產業關鍵技術,與本區企業合作研發創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