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堅冰
“但這并不意味著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基礎設施與通信網的基礎設施的簡單疊加。”傳感網國家標準工作組電力行業應用調研項目組姚道遠博士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其實電信行業和電力行業雙方對此有著不同的觀點和認識。
姚道遠來自重慶郵電大學,他對電力行業的ICT需求進行了詳盡調查。他告訴記者,目前現有的ICT技術加以改造就可以滿足電網用電等環節的信息化需求,但是電力行業并不愿意將其他一些重要領域交由電信運營商提供支撐。
“ICT需求一旦由電信運營商來滿足,電力行業對信息的掌控就需要通過電信運營商來實現,他們更強調自己把握重要信息。”姚道遠說。
這一觀點的背后是電力行業專家對安全的要求。一方面,這些專家對傳感網、物聯網等技術運用到電力系統中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他們并不愿意接納并不成熟的技術。
但據記者了解,目前電力行業內專家并非都排斥電信運營商,一部分專家認為信息網絡應租用運營商網絡,而另一部分則認為應自建專網。
“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電力行業關系到國計民生,實在太過重要,而且對網絡安全要求較高,需要實現惡劣環境下的通信可靠和信息采集的精確。”姚道遠分析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電信運營商人士則持不同意見,他對記者表示,電力網、信息網、通信網“三網合一”后,電網信息將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他對電網自建專網的能力持懷疑態度。
這位人士認為這涉及到行業文化的問題,因為電信和電力都是基礎行業,在其傳統觀念中社會化分工意識不強。此前,重慶移動總經理沈長富在談到物聯網發展遇到行業壁壘時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這位人士還表示,“智能電網”可能出現的大規模投資使得行業內原有的價值鏈條更為牢固,電信運營商的進入就將打破價值鏈,因此運營商會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利潤很難回收。他表示,未來向服務型轉變的家電企業也將是電信運營商在智能電網用電環節的有力競爭對手。
新加坡開銳管理咨詢電信事業部運營總監鄧敬文則對記者表示,在智能電網領域電信運營商如希望有所突破還是應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加大投入力度。
與需求存落差
事實上,運營商自身的理念首先應進行轉變。
記者了解到,雖然運營商在電力行業的遠程網絡抄表、負荷管理、配變監測、遠程視頻監控、智能巡檢管理、企業信息化(OA、MAS)等領域都有著相應的解決方案,但目前推廣較好的產品還是電力抄表。
鄧敬文對記者表示,在三大運營商中電力行業是中國移動較為重要的一個行業信息化領域。雖然,日前中移動已于南方電網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但是中移動與電力行業較為深入的合作更多的還是在地市公司層面,大型的全國范圍內跨區和跨省的較少,就算是一些合作也多集中在供電和用電環節,在發電、輸電、配電、變電等環節鮮有合作。
一位運營商人士指出,不論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還是中國聯通(600050,股吧),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思考清楚行業信息化到底如何去推進。“他們看不到生產流程與生活流程之間的差異。”他說,電信運營商傳統的網絡是為人服務的,并不適合機器到機器和人機通信服務。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