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服務化模式下,企業將會為顧客提供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服務,如何將這些服務與產品有效集成,對其實施過程管理和質量控制,提高客戶滿意度和運作效率是新環境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制造服務化模式下,顧客不再是被動的產品接受者,而是參與到產品的設計與生產過程中來。這就需要顧客參與設計和生產的有效交互途徑和方式,有效地管理顧客期望,在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可制造性、可維護性、可回收性與降低成本。因為產品與服務的交互,以及顧客的異質性,從而導致了在制造服務化模式下存在著諸多隱性的顧客知識、制造過程知識以及產品及服務開發的技術知識的表達、交流與學習問題。
大規模定制化是制造服務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定制化成功的關鍵在于顧客從個性化產品中獲取的額外價值超過了由此而導致的成本增加,而企業在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產品的同時需要盡量利用大規模生產的高效率,這就需要確定定制化生產與大規模生產的解耦點。在大規模定制化模式下,為了高效率、準時化地滿足顧客不斷變化的個性化需求,企業的生產與調度將更為復雜,具有更高的不確定性,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對調度質量的依賴程度更高。
在制造服務化模式下,企業需要將來自其他組織的服務和產品進行組裝與集成,形成協同一致的高效生產系統,這需要統一的制造規范在服務制造網絡上流動。
方興未艾的服務外包產業,為我國在國際產業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作為一種新生產方式,制造服務化的實施與推廣需要國家在制度上給予保證。
要解決上述問題,關鍵要在企業、產業和國家三個層面下工夫。
在企業層面,抓好顧客參與下的產品服務系統創新與生產,產品服務系統的定價與管理,智能化生產運作與決策,質量與可靠性控制體系,服務型制造中隱性知識的感知、傳播、融合、創造與應用,大規模定制化模式下的控制技術與生產調度技術研究,面向服務型制造的效率工程特別是提高智力工作的效率,制造服務化模式下的企業制造戰略升級等諸多環節,促進服務型制造在企業的實現。
在產業層面,要清楚服務型制造企業網絡的聚集機制與演化機理,服務型制造網絡節點的耦合機制與控制策略,制造規范在服務型制造網絡上的形成與擴散,真正明白服務型制造網絡的形成機制與運行機理。
在國家層面,認真研究制造服務化出現的經濟基礎及其對中國制造和國民經濟的綜合影響,制造服務化模式下的產業升級策略,服務型制造發展過程中的制度保障機制,推動“中國制造”的服務化提升。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