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因為經濟形勢的不景氣,眾多行業出現了業務萎縮和營收下滑的局勢,也因此掀起了新一輪的裁員狂潮,我們時不時聽到某些企業裁員的傳聞。但同樣,也有不少企業向我們抱怨人才流失相當嚴重的現象。裁員和人才流失,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損失。人才流失對企業的損失不言而喻,而裁員過后,待經濟恢復之時,企業要想再招到一批合適的儲備人才,又談何容易呢?
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外企,裁員和人才流失,都是他們不愿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果說裁員是為了扭虧為盈,而人才流失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更多還會帶來公司形象,市場認可等無形的傷害。
一般而言,優秀企業的人才流動率應在15%左右,在外企,流動率最高的一般是擁有3-5年工作經驗的人群,這部分人需要不斷地在變動中尋找平衡,一般工作到8年左右的人才流動率為8%。但我國民營企業的人才流動率接近50%,由于民營企業自身的局限性,大多數的民營企業總體上缺乏科學有效管理制度,用人也多采取現缺現招的方式,他們或許重視人才引進,卻輕視人才培養,較為缺乏人才觀念和中長期人力資源規劃,正因如此也很難為公司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做準備。
任何一家企業最寶貴的財富莫過于人才,企業從最初的建設到后續的經營當中,對于人才的需求都是源源不斷。成功的企業不僅僅只是品牌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培養人才的成功。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企業會知人善用尤顯重要,充分發揮每一位員工的價值,是作為一名好的領導者的最佳體現,為此,本期我們特別策劃了“如何合理使用和留住人才?”這個話題,邀請到三家廠商參與探討。
利德華福人力資源部許會英認為:“缺乏科學而有序的人力資源管理手段”是企業留不住人才的根源。表現為考核政策不合理,獎勵機制不透明,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等,用德魯克的話說,“優秀的機制比所有制更重要”。鞍山榮信節能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曉永表示: 企業留不住人才的根源中待遇是重要的因素,但顯然只是針對少數員工適用。企業文化缺少凝聚力,具體表現在內部開始出現拉幫結派現象,待遇和職位出現不公正現象,企業發展前途不明或有大的變更,這幾點才是人才大量流失的根源。煙臺東方科技環保節能有限公司HR經理徐力指出: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培植優秀人才的土壤,是否具有激發人才創造力的管理機制,是否存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來做為其發展的原動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根本。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