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未來產業發展,我們認為構成物聯網最原始的東西將來有可能在中國會突破。將來那個米粒大的東西可能就是一個智慧系統,一個智慧的應用,然后就形成了身上帶的身域網,家里有的叫家域網,將來的網絡無處不在,智慧處處都有,這就是我們對它的展望。
關鍵的技術要素,一個是向上,我們的應用變成了云,從數據海到云計算。無線的互聯網地址IPV6,他們說連沙子都有IP地址。
它的商業模式,物聯網的成功有兩個要素,第一個是應用為王,第二個是商業模式占先。很多人在研究商業模式,但是清華有一個老師研究的商業模式,我比較贊成,第一個是業務定位,然后是業務定位以后怎么去業務積累,因為物聯網是一個整合的東西,不是一個企業就能做的,在這個上面你怎么去計量物聯網的流量和物聯網應用的分配。第三個是價值關聯方,就是說和這個關聯的。第四個是你的營運模式,你投下去是用BT,還是BOT,還是政府投,你要研究,第五個是它的現金流什么時候能形成。這是我們做企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第六個是價值關聯。
建設模式也有很多,各地各有各的妙招,新的趨勢就是產業的發展強者越強,壯者越壯,產業的分布是多點開花。霧里看花物聯網,應該說是要花開千里,那個花就是應用,你的產業要長,產業轉變合縱連橫,實際上它是一個集約的項目。
我們把物聯網的產業和需求分成了4個象限,在物聯網的產業方面,這是第一個象限,現在應用得最大的就是交通物流,無錫有一個智能交通的公司,成立了兩年半左右,今年做到了十幾個億。
未來的發展建議:需求創造應用,帶動產業,國家為主導,以行業應用為核心,帶動信息化的載體。
最后就是創新應用,物聯網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大家知道,波特的競爭戰略,創新,它包含了三個層面,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知識創新。而底層的創新是具有推翻性的,這個主要的是技術創新。所以,由應用創新形成了底層的創新,帶動了新的產業鏈的形成,這是一個創新的發展。第二個就是內部的創新大于外部的創新,創新不是靠別人來推動你,而是你自己的自我創新,因為你要深入到產業和行業的內部管理系統去研究問題,而不是囫圇吞棗的把外面的東西應用進來。不同的地域的文化不一樣,切入點也不同。比如說服務創新,我們講的精準,怎么叫精準?就是要準確的抓住客戶的需求,然后用我們的解決方案帶動產業和相關效益的發展,這才是它的應用點。
物聯網用在各行各業,無處不在,到處滲透,應用的模式逐漸成熟,效果越來越好,作用越來越大,拓展應用的前景越來越寬。
最終,物聯網和云計算會結合,這是必然的趨勢,物聯網的核心實際上是移動的互聯網無處不在,如果沒有移動的互聯網,那么也就沒有物聯網的發展。
最后做一個總結:物聯網是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百姓訴求結合點的產物,缺一不可,如果說科技不進步,沒有手段。如果說社會不發展,沒有政府的政策。如果說百姓不需求,它沒有用處。所以說它一定是三合一。所以我們不贊成在經濟特別不發達和欠發達的地區,全面推廣物聯網或者說物聯網的應用,它要有一個過渡的時間。它有著無窮多的創新的機遇和商業模式,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說有一個框架就能解決的,在未來的快速發展進程中,愿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使之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百姓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也希望大家和我們江蘇賽聯研究院一起在這個探索的路上尋找我們的生存讓我們共同為未來創造我們自己認為的輝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