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達國家產學研合作的發展現狀
(一)政府重視
縱觀發達國家的產學研發展可以發現,各國對產學研合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從產學研合作一系列相關法律、制度的制訂、實施,優惠政策的出臺,到創造條件形成金融資本、風險資本,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促進產學研合作更快更好的發展。近年來,為了使產學研合作更好地為國家服務,發達國家政府開始介入產學研合作,通過政策、資金或主持項目的形式,直接參與產學研合作,其對產學研合作的引導和支配作用日益突出。美國的新一代汽車合作計劃(PNGV)就是官產學研的合作模式,該計劃堪比“阿波羅登月計劃”,反映出政府對產學研合作的重視及在該計劃中的重要作用。北歐國家芬蘭,雖然只有520萬人口,由于政府對科技創新高度重視并發揮了重要作用,芬蘭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和創新力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報告,芬蘭2002-2005連續四年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最近幾年也都穩居世界前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政府的重視還體現在科研投入上,如美國的科技投入占GDP的2.68%(2005年數據),芬蘭的3.41%(2008年數據),瑞典的3.63%(2007年數據),日本的3.39%(2006年數據)和韓國的3.22%(2006年數據)。”【1】 科技的高投入,帶來了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進一步提高。
(二)產學研合作環境優越
在發達國家,由于產學研合作開展的時間長,國家、公司、機構和個人都已經對產學研合作所帶來的作用和影響形成共識,充分意識到加強產學研合作對提高國家創新能力,提高國家在世界范圍內競爭力,以及提高企業績效的現實意義。為了創造產學研合作良好環境,發達國家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確保產學研合作契約得到忠實執行;加強科技服務機構的建設,為產學研合作提供優質服務;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解除產學研合作各方開發新技術、新工藝的后顧之憂;大力弘揚合作共贏的創新價值觀,鼓勵不同價值取向的合作各方尋求合作的精神。這些舉措又進一步促進了產學研合作向新的、更廣泛的領域展開。
(三)產學研合作各方積極性高
產學研合作對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都是有益的。從企業的角度看,通過與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優勢,解決企業發展的技術難題,降低技術開發風險,推動技術創新,把握和領導技術前沿,從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與大學、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可以為企業培養培訓人才,大大豐富了企業的人才資源儲備,為企業可持續的技術進步準備了條件。從大學、科研院所看,出于企業的需求和大學、科研院所自身發展的需要,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加強共性技術的研發及其成果轉化,注重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大學、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和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才質量。同時,大學和科研院所提供與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可以使大學、科研院所及時了解技術領域的發展動態,瞄準科技發展的前沿開展研究,搶占技術制高點。對大學而言,既可以促進新的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發展,也解決了科研經費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其服務社會的能力。麻省理工學院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就是最有力的證明。當前發達國家產學研合作組織和合作聯盟不斷增多,參與的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的數量不斷擴大,顯示出各方對產學研合作的興致高,對合作前景充滿了期待。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