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勇士”系統提前投入使用!
在指揮與控制作戰部隊上,除了通常使用的各級C4ISR系統之外,參戰的美國特種部隊還配備有全球最先進的通訊設施,包括裝在頭盔上的攝錄機,基本上做到了“士兵能夠在戰場上下看到的情況,司令部也已同步看到了”。特別是使用了新式的單兵裝備和地面勇士系統等等。為了使地面部隊擁有更強大的作戰能力,避免再次陷入“越戰泥潭”,美國決定立即投入15億美元,加速生產陸地勇士系統,該系統原定于2004年裝備部隊。為了反恐戰爭的急需,先期裝備投入到在阿富汗戰場上的特種部隊。
無人駕駛機逞威阿富汗戰場!
美軍在對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軍事行動中使用了“全球鷹”無人駕駛飛機,戰爭的需要促使軍方加強對系統的研究,實戰中的經驗教訓也為“全球鷹”研究提供了新的課題。無人駕駛偵察機--其中包括美國空軍的“捕食者”--發揮了出乎預料的作用。它們用一系列的攝像將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行動傳到設在沙特阿拉伯和五角大樓的指揮部,指揮部可據此下令立即對他們實施空中打擊。此外,在阿富汗戰場上,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架‘掠奪者’無人駕駛飛機2002年2月4日襲擊了阿富汗南部地區,一名藏匿在那里的‘基地’組織高級將領被打死。特別是當它成功摧毀喀布爾的一處恐怖基地之后。無人駕駛間諜飛機“掠奪者”RQ-1無人機曾經風光一時,迅速成了美國人心目中的“明星”。五角大樓現已在2003年的預算中撥出11億美元,比原計劃增加了近1.5億美元,加速開發“捕食者”、“全球鷹”及其他幾種型號的無人駕駛飛機.。
美軍將會更寵愛無人機!
無人機的歷史,從靶機開始,之后逐步使用無人機完成偵察、監視等任務。無人機真正投入實戰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未來的偵察機會不會全面地走向無人化呢?至少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不會再開發象 U-2 和 SR-71 那樣的有人高偵察機那樣昂貴的產品,而戰略偵察任務也在 70 年代之后完全被偵察衛星獨攬。以戰斗機或攻擊機加裝偵察吊艙是一種流行趨勢,自 70 年代美國海軍給 F-14 掛裝 TARPS 以來已有很多國家效仿。而監視機則由 E-8 那樣的大型有人機和“全球鷹”、GNAT-750 等無人機并行使用為主,有人機也可兼任無人機的信息中轉站。近距離的搜索任務已經被無人機包攬大半,發達國家正在致力于小型化無人機,以期裝備到步兵小分隊之中并和單兵接收機或先進的頭盔接收組件配套使用。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都大量使用了無人機。今后無人機將更多地擔負進攻任務,成為陸海空軍重要的組成部分。無人機將成為美軍在未來戰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為了應付 21世紀的全球突發事件。美空軍希望無人機可以高效率地執行壓制敵方防空力量和對地攻擊任務。由此研制X-45無人作戰飛機。專家斷言,未來戰爭中,無人作戰將會成為有人作戰的重要補充!
2,奪取“信息優勢”的網絡中心戰
2001年7月,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了《網絡中心戰》報告,該報告給出了與網絡中心戰相關的一系列作戰概念的定義和術語,闡述了網絡中心戰的概念與《2020年聯合設想》所勾畫的轉型戰略,信息優勢和決策優勢之間的關系,探索了國防部實現網絡中心戰概念的戰略和途徑,介紹了國防部,各軍種在發展網絡中心能力方面的設想,概念,方案,計劃和實驗情況等。該報告表明,美國防部已開始網絡中心戰能力的全面建設,并將以網絡為中心的作戰體系和作戰方法作為奪取信息優勢和決策優勢,實現其國防戰略轉型,最終實現《2020年聯合設想》所提出的聯合作戰能力的主要手段。
“網絡中心戰”是美新軍事革命研究的成果之一,它是針對軍事革命核心之一--改進信息和指揮控制能力來增強聯合火力和對付未來目標所需要的能力而提出來的。美軍通過使用信息技術的成果 和創新性的“網絡中心戰”概念,把各軍兵種聯合到一起,遂行各種軍事行動,以達成“全譜優勢”的目標。“網絡中心戰”是在信息時代的高科技培育之下成長起來的、面向21世紀的、嶄新的作戰樣式。
3,“千年挑戰2002”軍事演習:美軍轉型成果的試驗場
美軍聯合司令部(USJFCOM)2002年7月24日宣布,于7月24日~8月15日在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等地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代號為“千年挑戰2002”(Millennium Challenge 2002, 英文縮寫為MC02)。 演習的總部設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海港西南角的薩福克的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聯合作戰中心(USJFCOM--Joint Warfighting Center)里面。“紅”、“藍”雙方在此各自設立演習指揮所。聯合司令部司令克南上將擔任這次聯合演習的指揮官。
這次大規模軍事演習的目的是檢驗美國軍事轉型的進展,迎接未來安全挑戰。美國軍方認為這次演習將有助于實現美國防部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里面提出的關于軍隊轉型的6個關鍵目標。這次演習將具體檢驗美軍在情報共享、協同作戰和快速反應等方面的新理論。“千年挑戰2002”軍事演習是一場用計算機鍵盤和鼠標確定戰爭勝負的演習。戰斗由參加演習的人員通過聯網的計算機和模擬器進行,同時也在一些訓練靶場上展開實兵演練。
這次演習引用了美軍的作戰模擬與軍事仿真成果。美國軍方精心籌劃,依靠虛擬與真實技術的結合,創造出一個迄今為止最大的聯合虛擬作戰環境。因此,這次軍事演習不僅是美軍歷史上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同時也是一次規模空前的計算機模擬戰斗。演習以部隊實戰與計算機模擬作業相結合,野戰演習有13500名官兵參加,另外還有70000名“官兵”的虛擬部隊參加,后者的人數遠遠超過前者。演習中80%的戰斗都是模擬的,分別在散落在加州至羅德島州的17個計算機網絡和模擬器上進行。
這次演習特別重視反恐作戰背景的演練,將軍事沖突與恐怖活動緊緊聯系在一起,設想與美國不友好的國家將小型地區沖突升級為區域戰爭的同時,恐怖分子也乘機進行恐怖活動。演習改變了冷戰時期以蘇聯為假想敵的戰爭模式,使部隊向適于機動作戰、能夠對不同類型敵人實行快速精確打擊的高科技部隊轉變。這次演習的目的之一就是檢驗為實施“先發制人打擊”戰略,各軍兵種、各部門之間的協同作戰和應變作戰能力。國防部和國會也將利用這次演習的數據與效果,評估美軍在面臨21世紀軍事威脅時的作戰效率和應變能力。
MC02聯合軍事演習結束之后,美軍聯合司令部即提交了總結報告。此次演習中作戰指揮官和各軍兵種共驗證了11項主要概念、27項聯合倡議、46項軍種倡議和22種不同的作戰挑戰。演習的深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聯合作戰領域覆蓋整個美國地域,共涉及9個實地演習地點和17個模擬地點。演習中將42個不同軍種的模擬和仿真程序綜合成一個復雜的綜合系統,以充分對演習進行分析和評估。演習中,主要關注四個重要的概念:·常設聯合部隊總部;·作戰網絡評估;·基于效果的作戰行動;·聯合互動計劃。演習無論是虛擬的戰場環境,還是使用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是5年以后的,許多武器裝備還是在研制中的,或即將服役的。演習中使用了如F-22戰機、聯合攻擊戰機(JSF)、V-22魚鷹飛機、海軍新型艦船、空軍的空中激光系統和其他尚未服役的新式武器裝備。
另外,2002年12月9日~17日,美軍在卡塔爾舉行了“內部觀察03”(Internal Look 2003)軍事演習。(詳細內容參見《現代軍事》“今日的演習,明天的戰爭--美軍‘內部觀察03’演習透析”一文)。這次模擬演習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測試美軍的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能否適應發動第二次美伊戰爭的要求。演習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高科技唱主角,計算機網絡成為主要的演習工具。美國國防部網站在報道此次演習時,使用了“在卡塔爾顯示出來的轉型”的標題,突出體現了美軍利用演習檢驗轉型成果的良苦用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