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事故引出老舊電梯改造話題
在近期接連出現的電梯、扶梯事故中,有關老舊小區電梯改造話題再次被提起。
以北京為代表的一些城市老舊小區電梯維護保養也成為一大難題,這些小區的電梯經常出現夾人、困人等事情,有些住在高層的市民因害怕自己被困在電梯中,寧愿徒步上下樓。
此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以北京東二環某小區為例,從1980年代以來,小區內的11部電梯一直在堅持運行,目前電梯的“年齡”都在20歲以上。而根據北京市建委規定的15年年限相比,明顯屬于超負荷運行。
該小區物業一位負責人表示,電梯關人主要是因為門鎖不太好用,由于老舊電梯沒法買到原裝新配件,只能另配其他品牌,因此由于配件型號等方面問題要拖很久。
據悉,該小區以房改房居多,維保費用都由產權單位交納。小區內涉及30多個產權單位,電梯維保費收繳十分困難。
該負責人說,按照規定,小區每年電梯維保費用在20萬元左右,但每年實際收繳上來的維保金不足一半,物業經常需要墊付維修費。
“我們也想換電梯,但目前主要是錢的問題。更新一部電梯要幾十萬元,就算價格偏低的品牌電梯,一部也要幾十萬元,11部全下來也不是小數目。”該負責人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許多城市小區內的電梯都由有資質的社會專業維保公司負責,物業公司要跟維保公司簽訂合同。許多電梯已經找不到原廠家,因此只能用其他配件代替。對于維保單位來說,這種電梯在維保時候非常困難。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一些維保單位跟電梯檢驗部門玩貓捉老鼠游戲,檢驗前維保單位特別下力量,等拿到檢驗合格證后維保就跟不上了。而通過各種關系,這些經常出現問題的電梯每年都能獲得年檢合格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