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互聯網走向實體“物聯網”
已有103612次閱讀2011-12-19標簽:物聯網
聯合國項目
“全球脈搏”是聯合國發起的一個全新項目,旨在利用消費互聯網的數據推動全球發展。利用自然語言解碼軟件,可以對社交網絡和手機短信中的信息進行情緒分析,從而對失業率增加、區域性開支降低或疾病暴發等進行預測。
在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手機充當了自動柜員機的角色,可以通過短信進行轉賬,因此可以用于開發預警系統。“全球脈搏”項目主管羅伯特·柯克帕特里克(Robert Kirkpatrick)表示,當存款轉移從每月10美元降低到50美分或零時,便表明有事情發生。這是就需要通過學校餐飲項目或政府援助防止該地區返貧。
“全球脈搏”項目始于2009年末,目前正在開展各類研究,并希望與私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為了取得真正的成功,該項目需要與互聯網公司和移動運營商合作,以便獲取社交網絡和短信數據。不過,任何能夠識別身份的內容都將從這些信息中刪除。
柯克帕特里克將這種貢獻稱作是“數據慈善”。他的理論是,通過這種合作,就能幫助企業在他們涉足的市場培育健康的經濟環境。
柯克帕特里克表示,“全球脈搏”正在借助對實時信息的追蹤拓展新的知識領域。他們的目標并不是出售商品,而是精準制定發展計劃。“這是計算機行為經濟學,我們都是這個新學科的一部分。”他說。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