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地產企業:擠壓式破產
中小房地產企業
中小房企“退房”事件正在愈演愈烈。調控“寒冬期”,廣東順德、湛江等地房企的破產申請被公之于眾。去年以來,中恒集團轉讓廣西房地產100%股權,浙江剛泰控股宣布資產重組轉攻礦業。分析指出,房地產TOP10企業及TOP20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比再度提升,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預計,未來3年內至少有30%的內地房企被淘汰,企業總數將由目前約5萬家減至3.5萬家。中小房企土地市場遇擠壓、資金鏈不穩固成致命要害。而合作開發、以二手市場買地或收購股權等方式曲線拿地,成為房企維穩發展的“救命稻草”。
調控進入“寒冬”前,不少小房企進進出出,各種注冊注銷并未引起關注。直到2012年4月9日,開發規模過億的杭州金星房產被爆向法院申請破產,一聲驚雷震倒多米諾骨牌。
建設銀行在2012年向全國38家分行下發的2012年房地產行業信貸調整文件中,規定“分支機構不得對小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同時“開發貸占對公貸款比例超過15%的一級分行、各限購地級市所在地分行,應嚴格控制新增貸款投放,降低集中度”。這令中小房企處境雪上加霜。
“從金融支持領域,中小房企根本就是金融系統在明哲保身或上級壓力下的棄子。”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房地產研究者薛炯文說。
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卓文表示,現在一些企業的危機之果兩三年前就已種下。在2009年左右房地產市場火爆之時,大量企業向房地產市場集聚,創造了房地產市場的“畸態繁榮”。無論主營業務是何種行業,只要成立個房地產公司,買塊地、蓋上房就不愁賣,就能賺錢。例如申請破產的杭州金星房地產,之前就是從事香精行業,到2008年才涉足房地產。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