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是廣東最強的制造城市之一,傳統的電子產品、數控產業、建材等行業都處于轉型時期,全市企業依托高校,通過產學研的模式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在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的物聯網技術中心,研發人員正對自主研發的設備進行測試。這些產品未來將作為企業的關鍵設備投入使用,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該研究院負責人介紹,他們自主研發的產品很多已經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包括把生產效率提高了十幾倍的高速木工加工機、取代進口的LED芯片檢測與分選設備、國內首套RFID全自動封裝生產線……
據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國軍介紹,目前工作主要圍繞四個方向,一個是數控裝備,一個是電子制造,還有信息技術和材料模具,主要是在這四個方面開展工作。目前已經為企業開發了十幾類,幾十個系列的各類裝備,同時為兩千多家企業提供了各種服務,孵化了7家高技術的公司。
成立于2007年的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由東莞市政府、廣東省科技廳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共建。作為一個推動產學研合作的公共技術平臺,該院集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產業孵化等功能于一身。自成立至今,該院已為機械、電子、汽車、玩具、紡織等行業的近2000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創造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
據金模網CEO、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近年來東莞市通過實施“科技東莞”工程,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和國內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所合作建設創新平臺,目的在于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以科技創新引領東莞產業升級。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是東莞市通過產學研合作助推產業升級的縮影,和這所研究院一起坐落于東莞松山湖畔的產學研創新平臺還有11個。
創新平臺通過它的科技手段,不僅僅是為了科技創新做工作,而且也為東莞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服務。東莞市副秘書長、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寧介紹,大朗(鎮)的紡織業很強,以前都是傳統的紡織機,現在通過華中科技大學的數控技術、運動控制技術,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數控紡織機的升級改造。
未來,東莞要實現整體模式的轉型,做強制造業就要不斷將作業設備更新升級,通過建立校企聯合的產學研方式,推動企業發展,把科研成果直接轉變成經濟效益,進而又反過來吸收高校人才,保障人才學有所用,用有所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