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智能電網或減速
去年年中,國家電網在長春召開的智能變電站建設現場會上,要求加快智能輸變電工程建設。此后,國網直屬科研單位中國電力科學院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有為在媒體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在全國建立5000座左右的智能變電站。他解釋這5000座并非全部新建,有些將采用智能化改造,但“要把所有要建的變電站進行智能化升級”。
上海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由于智能變電站的建設,至2020年,智能變壓器將新增總投資3500億元、智能開關新增總投資2800億元、新型互感器新增總投資900億元。
投資界依然看好智能電網。東北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周思立認為,出現的問題不至于影響到整個智能電網投資進度,國網的招標還在按計劃進行。“不是說互感器被炸了幾次就再也做不出來了,這可以改進。比如特高壓設備,5年前別說特高壓,就是超高壓我們也做不了,現在國內幾大變電企業不是也在做特高壓設備嗎?也都在掛網運行。我們不必糾結于幾次事故就怎么樣了,問題沒有像業內傳得那么嚴重,畢竟我國的制造能力還是擺在那里。”周思立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國網輸變電公布2012年第一批集中招標項目,雖然智能變電站推進速度依然較快,但互感器招標規模則下滑18.04%。
互感器品頻頻出現事故,對我國智能電網的建設敲響了緊鐘。質量決定一切,穩扎穩打的把智能電網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不要走“大躍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