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開始,世界金融危機開始爆發,整個經濟結構都出去崩潰的邊緣,鋼鐵工業一直處于高增長量、低收益利潤的惡性循環,而2011年,這一態勢表現得更加明顯。從統計數據來看,我們不難發現鋼鐵行業在排行中漫步,許多小企業因經受不其長期虧損而破產或者被收購。
2011年1月-11月份,我國共生產粗鋼63098.4萬噸,同比增長9.8%。,在國外主要發達國家經濟普遍下滑、國內貨幣緊縮以及房地產調控等因素的影響下,市場上對鋼材的需求大幅減少,鋼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鋼鐵企業盈利變得非常困難。1月-10月份,納入統計的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僅841.7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2.7%。10月份和11月份,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47%和0.43%。
利潤率降到歷史最低點,但投資增幅卻在加快,使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壓力加劇。前11個月,中國鋼鐵行業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6%,而2010年前11個月投資增幅為5.3%,增速同比加快了13.3個百分點。
據工信部綜合預測,2015年國內粗鋼導向性消費量約為7.5億噸。受“十二五”期間固定投資拉動及鋼材“減量化”的雙重影響,未來我國鋼鐵行業將回歸到理性的增速。
就目前的鋼鐵發展趨勢來看,走傳統的冶金路子根本無法讓企業擺脫困境,因為傳統的冶金技術落后,能源需求大,利用率低下,成本高得嚇人,根據對鋼鐵行業的研究發現,未來鋼鐵行業的新建項目的自動化產品應用將處于平穩發展趨勢;只有走自動化才能有效調控企業的能源消耗管理,節能減排和產出能力將有效地提升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