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內部分歧大 德國棄核法國挺核
已有35117次閱讀 發布時間:2012-01-16
目前,德國能源80%來自燃煤能源和核能,計劃到2050年,德國能源供應的8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宏大目標如何實現
這位發言人表示,為給實現能源轉型目標創造良好條件,德國政府計劃頒布或修改多項法律法規,包括《核能法》、《加速擴建電網法》、《能源經濟法》、《建筑法典》、《生態能源基金法》、《熱電聯產法》、《可再生能源法》和節約能源法規等。
該發言人承認,在完成棄核的過渡時期,德國不得不新建燃煤電站,以彌補能源缺口。
根據德國聯邦網絡局提供的數字,除了目前在建的25座燃煤電站之外,到2022年,德國還需增加17千兆瓦(GW)發電量,相當于還需建成17座大型燃煤發電站。
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需求也是重要方式。德國建筑物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耗總量約40%,為此聯邦政府每年投入15億歐元進行建筑節能改造。
政府還通過新設的能效基金資助對房屋節能改造,成功降低自己住宅能耗的居民,將獲得政府的資助。
如何保證電力穩定供應
退出核能意味著德國將從電力出口大國變成進口大國。德國目前從法國、荷蘭等國大量進口電力。而進口電中多數為核電,捷克為了滿足德國增長的用電需求決定新建核反應堆。此外,德國突然增長的電力進口對捷克、波蘭等周邊國家的輸電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因為那里的電網多是30年前建成的,已經是高負荷運轉。有分析稱,德國最后可能會變成意大利那樣,雖然國內放棄了核電站,但進口的電力多數來自外國的核電站,而且還無法掌控電價。
德國自身的電網系統也亟需升級換代。德國過去的燃煤電站和核電站主要分布在人口聚集的南部地區,而可再生能源發電廠主要在北部,這意味著德國必須重新布局高壓電網。德國政府將修改《加速擴建電網法》和《能源經濟法》。電網建設的計劃和審批過程耗時將從10年減少到4年。
維持電價穩定關乎民生。德國能源署警告電價到2020年有可能上漲20%。最新調查顯示,61%的德國人愿意為可再生能源多付賬單。2011年,德國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為每千瓦時3.59歐分,有電網運營商預計,2013年可再生能源附加費有可能上漲到每千瓦時4.7歐分。為避免居民用電價格上漲過快,政府正在對可再生能源投資政策進行研究。據統計,201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的50%都被投于光伏發電設施,而光伏發電只為德國帶來了1.9%的電量。
可再生能源能否擔當重任
去年德國電力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首次達到20%。核能則從2010年的22.4%下降到17.4%。雖然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增加了,但有兩個因素不容忽略:一是去年能源需求受暖冬等因素影響,下降了4.8%;二是褐煤發電的比重也增長了4個百分點。
德國可再生能源中分量最重的是風能,2011年發電占總發電量的8%,其次生物燃料5%,風能和水電各占3%。專家估計,風能將成為德國可再生能源主力,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一半以上。
發展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資金投入。2010年,德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總額為260億歐元。據德國經濟和科技部的測算,從核能轉變為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約為550億歐元,萊茵·威斯特法倫經濟研究所等的計算則將這一數字提高了好幾倍,最高達到2500億歐元。
支持者強調,投資可再生能源將帶來更多工作機會。但批評者說,只有煤才能滿足德國棄核后的短期能源需求,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勢必增加,預計到2020年,德國將多排放3億噸二氧化碳。
放棄核能是德國能源政策的重大轉變。德國環境部長羅特根表示,德國對“棄核”這條道路的選擇不僅在社會政策和經濟政策上,而且在外交政策上都意義重大。
法國
堅決捍衛核電工業
本報駐法國記者 盡管關于核能的存與廢在歐洲爭論激烈,但核能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法國,拒絕放棄發展核能計劃。法國總統薩科齊日前表示,法國將繼續捍衛自己的核電工業。據法國媒體1月5日報道,法國電力公司已宣布,準備投資100億歐元用于強化核電站的安全。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