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融資成本原因。EMC模式對節能用戶而言是工程初期的低投入或零投入,這樣就需要能源管理公司(EMCo)墊付照明裝置的投入成本。EMCo畢竟不是金融企業,其自身的墊資能力是有限的,于是項目貸款或項目融資就不可避免。但照明節能改造通常是項目多且散,融資額同其他大型節能項目相比明顯偏小,而貸款或融資的操作成本卻同其他項目等同。由此借貸雙方中的借方是不屑一顧,而貸方卻難以承受。針對照明節能改造項目融資,如何建立起小額融資的便捷通道,是需要認真探討的課題。
3、履約誠信原因。按照EMC模式合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節能用戶的顧慮是打消了,但EMCo或融資方的顧慮卻產生了,節能用戶在獲得節能收益后能否誠信履約按期支付節能收益,真是成了問題。于是融資方的對節能用戶的資信調查評估成為不可或缺的程序,其實花費大量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進行資信調查評估,也未必能夠有效地防止違約或毀約。對于這個問題,建立銀行監管賬戶可能是個解決思路,但現行的監管賬戶的設立和操作成本過高。能否設立專門適用于EMC的銀行監管賬戶,是需要管理層關注和支持的。
4、資本時間價值的認識。通過EMC模式進行節能改造,規避了風險,減緩了現金流的壓力,將一次性的風險投入變為舒緩平穩的效益分享,但分享總額會高于一次性投入額。長期多次的分享,其總額高于一次性投入額是商業常識,正如購房按揭一樣,是由于風險承擔和資本的時間價值的合理要求,也符合“收益與風險成正比”的市場經濟原則。但很多企業的管理者既沒有認識到節能效益的實質,是對其因用能設備選型不合理而產生的沉沒成本的挽回。而節能效益的分享是對挽回的沉沒成本的部分轉移支付,說白了,你所付出的原本就不是你的錢。這些管理者對資本的時間價值的認識也是不足的,甚至不承認資本的時間價值,對于EMC模式的分享總額高于一次性投入額總是不以為然,只愿意接受兩者相等或略高的分享總額。這種不符合市場經濟原理的要求是任何投資方都不會接受的,于是結果不是好事多磨,就成了一拍兩散。三基歐能在吉林化纖項目上作了大量的前期投入,最終還是因上述原因無法達成共識,只能放棄。
由于上述原因還會蛻化為一些另類案例,如華日服裝項目,按照EMC模式的效益分享型實施節能改造,三基歐能作為投入方兼能源管理方,華日服裝為零投入。改造后節能效益明顯,起先華日也樂意按期分享效益。但一年后華日提出變約,要求按照購銷價一次性買斷。三基歐能退忍成全。但EMC模式卻行經半途、嘎然而止。綜上所述,EMC模式在國內舉步維艱是受制于多種原因,上述原因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這些掣肘因素的克服,是EMC模式能夠在國內推廣的必要條件。
記者:從08年四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出臺,到現在大張旗鼓的節能減排計劃,政府對節能事業的支持顯而易見,對此你又是怎樣看的?
李總:三基歐能認為在當前全球危機沖擊下,企業用戶對節能降耗有著更迫切的需求。因為只有通過控制運營成本,企業才有更強的競爭力。當然,處于當前危機中的許多企業的現金流吃緊,對資金投入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樣就更需要通過EMC來減緩投入壓力。三基歐能也將通過優化三基歐能產品的成本結構,在保證產品性能和質量的前提下,為用戶更優惠的產品價格和服務質量,縮短用戶的節能改造投入回報期,使得EMC更有用武之地。三基歐能相信在政府的節能減排及相應政策的支持下,通過管理層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深入改革,完善EMC運行所必須的配套措施,打通上述的運行瓶頸,EMC模式終將大行其道,打開節能減排的全新局面。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