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架構圖如下:

理事會:理事會由聯盟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決定聯盟技術發展方向與重點工作任務,協調資金籌措、使用、成果轉化及收益分配方案等聯盟重大決策事宜。
為方便日常工作,理事會選舉產生聯盟的一名理事長單位和若干名副理事單位,并由各聯盟單位推選產生秘書長一名,負責聯盟成員單位的日常協調工作。
專家委員會:由來自企業的管理、技術專家和高校派出的相關教授專家組成。委員會代表技術供需雙方,以需求方為主。專家委員會負責研究聯盟的技術發展方向與重點研發項目。審核項目可行性方案、預算與計劃,并向聯盟成員單位報告。
秘書長:負責具體協調聯盟各辦事機構工作,領導秘書處處理聯盟日常事務工作。
執行機構(秘書處):秘書處為聯盟服務常設機構,負責聯盟日常運行事務,包括草擬各類文件、擬定聯盟計劃、財務管理、后勤服務、公關宣傳等。
聯盟各單位成員產學研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結合:聯盟各單位成員根據各自的產業鏈定位與相應的專家結合申報國家、省、市RFID關鍵技術重大項目。
知識產權、標準組:專組管理聯盟各成員單位產生的知識產權申報,標準的制定與申報。
成果應用工程項目組:聯盟內各成員單位產學研結合出來的研發成果項目推廣應用。
六、項目成果管理
項目成果的分享在具體的合作項目合同中具體規定。
七、戰略聯盟的運作機制
(一)創新能力建設與資源共享
聯盟成員單位都具有從事技術創新所需的先進儀器、設備等研發的物質條件和信息資源。聯盟組建后,逐步實現聯盟的科技資源共享,盡可能減少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加強科技儀器、設備和實驗室的聯系協調,建立協作網,根據各單位的優勢和專業領域特點,確立一批對聯盟成員單位開放的實驗室和中試基地,保持共享科技資源的高利用率,有效提高科研人員對關鍵儀器、設備的操作技能和試驗精度。結合市、省、國家重大項目實施,市、省、國家的專項資助,聯盟成員自籌等方式,逐步建立聯盟的高水平、特殊實驗平臺和試驗基地;建立聯盟的網站,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聯盟單位的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條件成熟可面向行業開展服務。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