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密制造特種加工技術及產品研發
組織聯盟成員單位在精密制造特種加工領域研究和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密制造產品和共性關鍵技術。
重點課題:表面鍍膜設備及高性能工具、模具的開發
重點支持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鍍膜關鍵技術,研發面向精密制造的復合多功能鍍膜設備及高性能工具,高性能汽車模具等技術。
重點課題:激光處理技術與設備
重點支持利用激光進行微孔加工、激光刻蝕以及激光快速成型等技術。
課題主要指標:通過本聯盟的精密制造特種加工設備與技術的開發,形成完善的特種加工能力。高性能鉆頭、微型鉆頭等成果實現產業化示范,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汽車零部件的設計與技術
根據國家汽車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進一步提高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支撐作用,基本形成我國汽車產業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節能、環保、安全及回收利用技術應用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更深程度參與國際汽車產業的合作與競爭,建成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并建成世界汽車工業強國打下基礎以提高汽車零部件的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提高創新能力為重點,發揮比較優勢推動零部件發展。機電類產品要加快形成產品研發能力,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質量,降低成本。
重點課題:超高壓充液成形技術與設備開發
超高壓充液成形技術是應用于汽車管材、板材的先進近凈成形技術,該技術方向重點開展流體與液壓技術、內高壓產生與密封技術、控制技術、模具制造技術、建模與仿真技術等眾多技術,并且利用這些技術進行優化組合來開發新設備
重點課題:整車及零部件的優化與CAE分析
針對汽車零部件的設計、制造、測量及試驗的全過程,開展以CAD/CAM、CAE、CIMS、ERP等技術為標志的現代化設計、加工及生產過程管理方法的研究,重點開展汽車零部件的三維設計、計算機仿真與分析。
重點課題:關鍵零部件及其模具設計開發
針對汽車產業的需求,開展五金沖壓工藝與冷沖模具技術、塑料成型工藝與注塑模具技術、鋁鎂鋅合金精鑄工藝與壓鑄模具技術、基于RP技術的金屬模具制造技術開發。高效汽車凸輪軸示范生產線開發、汽車環保內飾件開發等
課題主要指標:通過本聯盟成員共同努力,實現汽車配件制造的產業化應用,申請專利10項,產值達到100000萬,總體技術達到國際水平。
5、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與設備
重點課題:超精密機床
超精密加工設備是制造超精密產品零部件基本的保證條件,通過聯盟共同開發研究超精密車磨復合加工機床的工程化設計和制造技術,超精密磨刀設備,高效磨削設備,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實現超精密加工的成套能力。為成套設備、光電子、微電子、現代化醫療器械和家用電器等產品的制造提供高技術支持。
課題主要指標:通過本聯盟的精密制造加工設備與技術的開發,形成完善的超精密加工能力。微型機床、超精密車磨復合加工機床、高效磨床等成果實現產業化示范,申請專利15項,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重點課題:微小光學元器件及其模具的制造工藝及設備
光電通訊產業中各種便攜式光電產品(手機,數字相機,數字攝像機,筆記本電腦等)的微小光學元器件市場正日益擴大,微小光學元器件及其超精密模具的加工和制造的要求亦日趨高精度化、高效率化。目前國內相關行業不能生產這類產品。通過產學研聯盟聯合攻關,研發微小超精密模具制造的關鍵設備和制造工藝和微小光學元器件的成型設備和工藝,填補國內空白,滿足國內產業界的急需。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水平的制造技術。
課題主要指標:通過本聯盟的微小光學元器件及其模具的制造工藝及設備技術的開發,從材料制備、器件加工設備與工藝到超精密模具的加工和制造,形成完善的產業鏈。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申請相關專利10項以上,實現產值50000萬元。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