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投金卡公司是一家開發電子車牌的物聯網企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方堅介紹,電子車牌是通過儲存有車號、車型、檢測審核等多種信息的電子卡,經特種裝置識別、處理,實現高速公路快速通行、車庫無障礙進出、車輛安全自動監控等功能,目前已在重慶發放130萬多張,并在部分高速公路、停車場、居民小區進行覆蓋。方堅透露,隨著電子車牌的開發和大規模應用,相關設備、芯片廠商也不斷跟進。未來3到5年,僅在重慶范圍內就能形成30億元的產業規模。
北大方正是國內最早進入物聯網領域的企業,入駐南岸后,重點開發了可用于商品防偽、農產品和藥品溯源的二維碼產品。方正移動傳媒技術公司物聯網事業部總監裘利介紹說,該技術目前已經應用到南岸一個稅控機生產基地,待公司防偽、溯源類產品正式上市后,預計每年能創造20億元的產值。千方集團是國內車聯網骨干企業之一,主要研制基于車載設備,通過移動通信網絡,向車主提供汽車安防、車載通信、交通資訊及娛樂功能的物聯網應用。公司負責人透露,隨著中西部汽車消費迅猛擴展,未來公司在這一領域的產值可達近百億元。
在政策引導下,落戶南岸不到一年的中國移動物聯網基地也開始成系列推出產品。中國移動重慶分公司總經理秦大斌介紹,“宜居通”產品已有14款終端通過測試,全國用戶達到4萬戶;提供制碼解碼等功能的手機二維碼中央平臺,目前已有2萬客戶端用戶;車聯網產品“車務通”用戶達到3.7萬戶;“電梯衛士”已在重慶全市推廣;實時采集、處理電表數據和告警信息的“電力抄表”,已在重慶應用3萬余戶,在全國應用200萬戶。秦大斌說,保守估計,到“十二五”末,上述技術產品將帶動500億元以上的產業規模。
政府強力引導 完善服務平臺
作為新興產業,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強力引導和扶持。重慶市和南岸區在引產業、建基地的同時,尤其注重物聯網發展政策環境的營造和公共服務平臺的完善。
以電子車牌為例,重慶市人大在出臺的《重慶市道路安全條例》中將推廣電子車牌納入其中,并由政府、企業共同投資近億元用于技術產品研發制造和應用推廣,政府機關用戶統一采購服務,普通車主免費應用。“電梯衛士”也是通過地方立法強力推動,質檢部門監督實施,市政府給予用戶一定補貼。“宜居通”“家校一卡通”等示范項目則由南岸區專門補貼。這舉措大大加快了物聯網產業化步伐。劉寶亞介紹,未來3年,南岸區財政還將投入2億元重點補貼城市安全監控、環境監測、智能電氣表、智能物流等應用項目,帶動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
為搭建物聯網技術產品認證測試、質量檢測、成果交易轉化等服務平臺,南岸區在引入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后,又聯合重慶市經信委、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等搭建“重慶市物聯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計劃聚集市內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技術中心的儀器設備、技術成果、智力資源等,為物聯網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解決產業鏈上中小企業的共性需求。同時,規劃投資5000萬元,建設全國首家物聯網產品檢測平臺,為設備研發、協議互通提供公共調試測試環境及多種應用模擬驗證環境,并為物聯網產品制定統一的設備規范標準。規劃投資50億元,建設首個以物聯網產品和服務為內容的專業交易市場,主要承擔產品交易、發布、展示等功能。
劉寶亞透露,“十二五”期間,南岸區將依托“國家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進一步集聚100家以上高水平的物聯網研發和制造企業,建成集網絡運營、技術研發、產品制造為一體的物聯網產業基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