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系統與數控機床消除“兩張皮”的現象
已有104580次閱讀2012-05-18標簽:數控機床,數控系統
為與主機全面配套奠定基礎
“十一五”期間,國家啟動實施《高檔數控及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產數控系統技術水平和可靠性都取得了顯著提升。陳吉紅說,數控系統的研制與開發在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明顯突破,已在國產機床上得到應用,為與主機全面配套奠定了基礎。
例如,“十一五”期間,華中數控研制的五軸聯動高檔數控系統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封鎖,300臺五軸系統在軍工等重點行業使用;“高檔數控裝置”、“國產CPU”、“全數字驅動及電機”三個重大專項課題研制而成的華中HNC-8型總線式高檔數控系統,采用開放式軟硬件體系結構及總線技術。目前,華中8型數控系統已與10類44臺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配套應用,主要技術指標已與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相當。
廣州數控研制的全數字高檔數控系統具有高速程序預處理、多通道多軸聯動控制、多通道及復合加工控制、等功能,系統基于工業以太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實時串行總線協議GSK-Link;支持EtherCAT、NCUC-Bus、GSK-Link 三種協議的高速實時串行總線。
沈陽高精數控研制的高檔數控系統系統,為基于多處理器,支持8通道、8軸聯動、64軸控制,最小控制分辨率1納米,具有7200段/秒、2000段前瞻的高速處理功能,可與5軸聯動高速加工中心等數控機床配套應用。
大連光洋數控研制的總線數控系統,強大的多通道控制能力;優秀的五軸加工能力,支持多種五軸機床結構,支持斜面加工、定向退刀,支持3維刀具半徑補償;高速高精度控制。配合伺服驅動,可適配0.75-110KW交流同步伺服電機、交流異步主軸電機、力矩電機、直線電機;基于新一代光纖現場總線。
技術與市場差距
“十一五”期間,國產高檔數控系統技術有了突破,但和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相比,差距依然較大,一方面,技術方面的差距。首先,產品在功能上存在差距:功能還不夠完善,在實際應用中驗證還不全面,在高速、高精、多通道控制、雙軸同步控制等技術上不足;第二,產品的系列化不足:產品品種不齊、規格不足、成套性差、機電接口不一,影響配套。第三,產品的應用驗證不夠:產品生產完成后驗證考核數量、時間不夠,可靠性測試結果不能令人信服;第四,產業尚未起步:由以上等原因,導致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偏低,用戶認可度不高。
另一方面,市場方面的差距。據工信部發布的《機床工具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顯示,“十一五”期間,數控系統發展滯后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國產中檔數控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只有35%,而高檔數控系統95%以上依靠進口。
因此,為解決與國外高檔數控系統的差距,需要通過在數控系統的關鍵共性技術、應用技術上取得突破,以此帶動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的生產。陳吉紅建議說,首先,以利益為紐帶,整合國內的技術和人力資源,集中國家的財力支持建立國產數控系統軟件、硬件和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立技術研發管理機制,建立軟件開發的質量管理體系(CMM)。
其次,加大在高檔數控系統、數字交流伺服驅動自主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組織國內數控系統企業制訂下一代高檔數控系統標準體系結構的規范和協議,形成中國數控系統的國家標準,從戰略高度解決我國數控系統產業的發展瓶頸問題。
第三,加大力度支持數控系統產業化核心技術開發,如:數控系統的動態性能評測技術;數控系統可靠性測試與提升技術;數控系統、伺服驅動、伺服電機系列化產品開發;規;a工藝技術與質量控制技術。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