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型制造” 轉向“服務型制造”
在“計劃排程、同步生產、適時配送、全程透明”的方針指導下,實現科學的供需鏈計劃排程體系和供應鏈最優庫存,提升庫存周轉率、運輸裝載率、配送準確與及時率,降低企業運營資金占用,提高供需鏈的快速響應能力。建立完整、科學的業務流程體系和相關規范,建立和完善相關信息系統,作為整個業務高效運行的支撐平臺。
汽車企業供需鏈物流管理范圍大、控制復雜,尤其是物料、供應商、經銷商數量巨大,以奇瑞為例,其核心供應商數量達到450家以上,經銷商為800家以上,供應商零部件種類超過10萬余種,單個車型的總裝零部件數量超過2000以上。這要求整個供需鏈的計劃排程、庫存管理、運輸與配送、成本控制等環節,建立嚴謹、完整、統一、科學的業務體系,并與供需鏈各節點的制造型、服務型企業充分協同。
制造型與服務型企業如何高效協同?這需要在供需鏈計劃排程協同機制、庫存的可視化與管理、運輸配送業務的整合和相關成本控制等方面加以改善。具體如下。
在計劃排程體系方面:從供需鏈和節點企業兩個層面規劃整車生產的計劃與排程。通過基于客戶需求的動態預測模型,建立供需鏈和節點企業的計劃模型和排程模型并進行優化,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實現整個供需鏈效益最大化。
供需鏈從傳統模式向完全信息共享與協作的服務模式轉變。基于業務流程管理,建立企業集成信息門戶勢在必行。在這種情況下,在整車生產時間的合理分配上,提供一個有效的協調計劃和排程工具是十分必要的。
在庫存控制體系方面,以主機廠庫存管理為核心,分析影響庫存的各種因素,建立相應的優化方法。建立信息系統平臺,使得供需鏈各節點庫存得到實時反映,增強整個供需鏈庫存的可視化程度,并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從而提升整個供需鏈的柔性,以加快對市場快速變化的應變速度。
在運輸及配送業務體系方面,對本地企業主要采用定點、定量、定時機制,對外地企業著重在運輸路徑的動態設定和科學選擇方面,建立相應的優化方法,并建立完善的逆向物流運作模式。對運輸進行全程的監控和預警,以保證運輸體系的穩定和高效。
在汽車企業中,根據不同的物料和供應特點,需要采用不同的配送形式,典型的有看板、排序和模塊化配送。各配送形式均有其運行機制,需要在同一個車間進行協同、集成的應用,以降低庫存水平、提升生產效率。根據物料需求計劃,通過采用多種配送形式的組合,提升整個配送的效率和降低配送成本。
在成本控制方面,庫存、運輸與配送等汽車環節在轎車制造成本中占很大比例,因而研究各環節的成本控制模型對汽車企業尤為重要。為了減少汽車制造、物流過程中的各項成本,通過控制成本的因素分析,獲得庫存、運輸與配送的最優方案。
全球制造企業逐步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并成為當今的主流變革方向。這種轉變對于汽車制造來說,不僅改變了汽車生產運作模式,也改變了汽車制造的計劃與物流運作的方法與過程。從大規模供需鏈角度出發,圍繞我國汽車企業大規模供需鏈的計劃排程、庫存控制、車輛運輸與配送等問題而展開研究,是服務制造系統中重要的研究問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