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在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下,充分發揮園區、企業、科研院所等責任主體的作用,實現平臺的多方共建,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公共服務平臺。
專欄5 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公共技術平臺:針對技術的研究開發、產品的驗證測試和質量檢測等需求,整合全行業的技術資源,提供面向軟件、硬件、系統集成方面的共性技術服務。
應用推廣平臺:針對前沿技術、解決方案、科研成果、專利等內容,為使用者提供最直觀的使用體驗和前瞻示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知識產權平臺:建立覆蓋支撐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立關鍵技術和產品及關鍵應用領域的專利數據庫,建立動態的物聯網知識產權數據監測與分析服務機制。
信息服務平臺:為政產學研用各類主體提供及時、豐富的物聯網各類信息,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建立和完善協同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合作,協調物聯網在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作,解決物聯網發展面臨的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發展、安全保障等問題。建立健全行業統計和運行監測分析工作體系,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監督、檢查和處理,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
(二)營造政策法規環境
加強對國內外物聯網發展形勢研究,做好政策預研工作,針對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總結推廣各地區、各部門的先進經驗,加強政策協調,制定促進物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法規。
(三)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增加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加大產業化專項等對物聯網的投入比重,鼓勵民資、外資投入物聯網領域。積極發揮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作用,支持中央企業在安全生產、交通運輸、農林業等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示范。落實國家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
(四)注重國際技術合作
發揮各種合作機制的作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鼓勵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積極開展全球物聯網產業研究,在境外開展聯合研發和設立研發機構,大力支持我國物聯網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持續拓展技術與市場合作領域。
(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制定和落實相關人才引進和配套服務政策。以良好的服務穩定人才,努力做好引進人才的戶口管理以及子女入學、基本養老、基本醫保等配套的公共服務,有計劃地改進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創造適合人才事業發展和健康生活的生存環境。加大力度培養各類物聯網人才,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造就一批領軍人才和技術帶頭人。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