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ǘ┟媾R形勢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物聯網由起步發展進入規模發展的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
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美國已將物聯網上升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點之一;歐盟制定了促進物聯網發展的14點行動計劃;日本的 U-Japan計劃將物聯網作為四項重點戰略領域之一;韓國的 IT839戰略將物聯網作為三大基礎建設重點之一。發達國家一方面加大力度發展傳感器節點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統、智能計算等核心技術,另一方面加快標準制定和產業化進程,謀求在未來物聯網的大規模發展及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創新驅動日益明顯。物聯網是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創新突破的重點方向,蘊含著巨大的創新空間,在芯片、傳感器、近距離傳輸、海量數據處理以及綜合集成、應用等領域,創新活動日趨活躍,創新要素不斷積聚。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催生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
應用需求不斷拓寬。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注重經濟質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需采用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提高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巨大的市場需求將為物聯網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產業環境持續優化。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物聯網發展,明確指出要加快推動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大部分地區將物聯網作為發展重點,出臺了相應的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許多行業部門將物聯網應用作為推動本行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加以支持。隨著國家和地方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的出臺,社會對物聯網的認知程度日益提升,物聯網正在逐步成為社會資金投資的熱點,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二、指導思想、發展原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抓住我國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契機,加強統籌規劃,促進協同發展;加強自主創新,注重應用牽引;加強監督管理,保障信息安全;加強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重點突破核心技術,研制關鍵標準,拓展規模應用,構建產業體系,為我國物聯網的全面發展并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奠定堅實基礎。
(二)發展原則
1.堅持市場導向與政府引導相結合。既要充分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利用市場手段配置資源,面向市場需求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又要注重政府調控引導,加強規劃指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促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2.堅持全國統籌與區域發展相結合。做好頂層設計,進行統籌規劃、系統布局、促進協調發展。同時,各地區根據自身基礎與優勢,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大力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形成重點突出、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態勢。
3.堅持技術創新與培育產業相結合。著力推進原始創新,大力增強集成創新,加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推動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發展培育壯大物聯網產業。
4.堅持示范帶動與全面推進相結合。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先導應用,逐步推進全社會、全行業的物聯網規;瘧茫纬芍攸c覆蓋、逐步滲透、全面推進的局面。從政策法規、標準規范、技術保障能力等多角度,全面提升物聯網安全保障水平。
。ㄈ┌l展目標
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攻克一批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在感知、傳輸、處理、應用等技術領域取得500項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項以上國家和行業標準;推動建設一批示范企業、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創新載體,為形成持續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初步完成產業體系構建。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個產業聚集區,100家以上骨干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物聯網產業體系。
應用規模與水平顯著提升。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廣泛應用,在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應用水平明顯提高,形成較為成熟的、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在9個重點領域完成一批應用示范工程,力爭實現規;瘧。
三、主要任務
。ㄒ唬┐罅タ撕诵募夹g
集中多方資源,協同開展重大技術攻關和應用集成創新,盡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完善的物聯網技術體系。
1.提升感知技術水平。重點支持超高頻和微波RFID標簽、智能傳感器、嵌入式軟件的研發,支持位置感知技術、基于MEMS的傳感器等關鍵設備的研制,推動二維碼解碼芯片研究。
2.推進傳輸技術突破。重點支持適用于物聯網的新型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和傳感器節點的研發,支持自感知、自配置、自修復、自管理的傳感網組網和管理技術的研究,推動適用于固定、移動、有線、無線的多層次物聯網組網技術的開發。
3.加強處理技術研究。重點支持適用于物聯網的海量信息存儲和處理,以及數據挖掘、圖像視頻智能分析等技術的研究,支持數據庫、系統軟件、中間件等技術的開發,推動軟硬件操作界面基礎軟件的研究。
4.鞏固共性技術基礎。重點支持物聯網核心芯片及傳感器微型化制造、物聯網信息安全等技術研發,支持用于傳感器節點的高效能微電源和能量獲取、標識與尋址等技術的開發,推動頻譜與干擾分析等技術的研究。
(二)加快構建標準體系
按照統籌規劃、分工協作、保障重點、急用先行的原則,建立高效的標準協調機制,積極推動自主技術標準的國際化,逐步完善物聯網標準體系。
1.加速完成標準體系框架的建設。全面梳理感知技術、網絡通信、應用服務及安全保障等領域的國內外相關標準,做好整體布局和頂層設計,加快構建層次分明的物聯網標準體系框架,明確我國物聯網發展的急需標準和重點標準。
2.積極推進共性和關鍵技術標準的研制。重點支持物聯網系統架構等總體標準的研究,加快制定物聯網標識和解析、應用接口、數據格式、信息安全、網絡管理等基礎共性標準,大力推進智能傳感器、超高頻和微波RFID、傳感器網絡、M2M、服務支撐等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
3.大力開展重點行業應用標準的研制。面向重點行業需求,依托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形成以應用示范帶動標準研制和推廣的機制,做好物聯網相關行業標準的研制,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廣價值的應用標準。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