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模具企業欲進一步拓展中國模具市場
已有103251次閱讀2012-01-05標簽:磨具
Cosmos公司的出資方之一、同時擔任其香港總經理一職的沈志(HerculesShum)指出,中國汽車市場吸引力日增的一個因素在于,屬于“中國制造”的汽車必須在本地含量上滿足相關的要求。
在進入Cosmos公司之前供職于香港精英制模公司的沈志說:“在中國汽車行業的許多領域,人們仍在購買其他國家進口的零部件。”
中美兩國因汽車零部件已發生了貿易摩擦,中國在去年對美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展開了反傾銷調查。
Zacharias說道,但他們從中看到了美國的產品開發與工程技術的用武之地,因為中國市場越來越多地開始開發適合本地需求的汽車。
他說道:“從前一成不變的老式中國車將大有改觀…有鑒于此,我認為能在中國市場上挖掘美國不具備的潛力。”他提到,人們對為短途通勤設計的汽車和電動車的興趣日增。
“因此我和Stephen所從事的工作也有了越來越大的需求。”
上述兩家美國公司的規模都不大。Extreme公司在美有55名員工,年銷售額約為850萬美元,Future公司則僅有9名員工。他們說,在華合資廠也將供應中國的醫療等行業。
這幾位合伙人介紹說,在2008年成立的Cosmos公司由美方投資者持股50%,沈志和其他香港投資者持股50%,其目的是為了滿足他們所說的美國客戶對成本較低的中國產模具的需求,但項目管理工作由美方負責。
除項目管理外,這兩家美國公司還對專為東莞客戶生產的模具進行最終測試。
Zacharias說,他的公司主要經營較高端的高價模具,把自身大部分的知識都轉讓給了Cosmos公司,以提供質量上的保證。他說,東莞工廠與Extreme公司的目標市場是不一樣的。
他說:“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Extreme公司的商業實踐十分明確,我們把自己所有的實踐活動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中方伙伴…且已被他們吸收了90%。”
合作各方說,他們希望把東莞工廠朝更高技術的模具生產廠轉變,并側重科學成型等領域,同時還在認真尋找機會新增注塑業務。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