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門子公司的專家根本不聽中國代表的講話,而且也不看標準提案的內容,一上來就表示反對,認為標準提案不成熟,對他們造成了侵權。他的反對致使其他專家也跟著附和,中方很被動。當時,也有一位很專業的挪威專家幫中國說話,但沒能影響到IEC/TC65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技術委員會的主席。
整個溝通的難度很大,幾位成員根本不聽中方代表的講述,從很多方面找種種理由進行刁難。
參與其中的中方代表之一的東土科技高級副總裁薛百華說:“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成員不想讓中國人很快地進來,因為他們覺得他們才是做標準的,是制定全球規矩的,你中國只有遵循的份。當中國也想參與到標準的制定時,他們覺得很不舒服。其實,這種不舒服還是因為集團的利益導致。他們雖然是國際專家,但是也代表著各自公司的利益。”
最后,中方提出的標準草案沒有通過。
2、面臨博弈戰中方代表如何接招
擒賊先擒王,中方代表運用老祖宗的智慧找到了TC65相關負責人。當西門子專家聽到TC負責人的說法后,就不再有反對聲音了。
“中國想要在通信領域占一席之地,需要有話語權,那就得有標準,別人也才會尊重你。即使將來和別人交換,也有交換的空間和籌碼。”薛百華講到。
考驗和收獲往往都是成正比的,當下的阻撓也極具挑戰。面臨這樣棘手的考驗,中方代表該如何接招?
方案沒通過,雖然看似是WG15專家團反對,其實主要因素還在于西門子專家的反對,只要能說服西門子專家,那么其他專家就不會再反對,眾多阻力就會迎刃而解。所以,如何說服西門子專家則成為關鍵。通過直接與其進行溝通談判的方式,顯然已經行不通,因為會議上對方根本不愿意給中方代表解釋的機會,所以會后與其溝通的余地很小。那么,只能迂回前行,找到能說服西門子專家的人。這個人又是誰呢?
于是,中方代表尋找一切能用的資源和力量,開始了一場漫長而又艱巨的攻堅戰。他們首先與我國的TC124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聯絡,然后請這位秘書長聯系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隨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又找到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又找到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技術委員會(IEC/TC65),中方代表運用老祖宗的智慧說服了IEC/TC65的相關負責人。至此,不再有反對聲音了。
解決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會迎刃而解。最大的阻力克服之后,其余的專家也不會再反對。最后IEC商定,同意立馬進行標準的修訂,修訂的目的就是考慮將中國的標準提案納入進來。
這樣的進展已相當不容易,這一步意味著中方有了參與的機會。之前,門是關閉的,現在門終于打開了。不過,讓不讓進來,還要另說。
這場博弈戰把能用的力量都借用上了,經過了諸多環節的層層溝通,前前后后歷經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薛百華有一個深刻的體會,他說:“做標準和做市場是一樣的道理。不管是國家與國家的溝通,還是團體與團體之間的溝通,實際上就是利益的交換。”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