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建設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點發展項目,然而「723」動車追尾事故,卻突如其來擋住了高鐵高速發展的道路。高鐵會否因此而減速或停駛?中國南車(01766)董事長趙小剛并不認同,他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中國高鐵行業發展的高峰還未到來,相信至少還有10年的高速發展期。他透露,南車研發的時速超過500公里的「試驗動車組」將于年底下線,該速度將是歷來營運試驗的最高速度,趙小剛表示,中國南車正在重點研發新一代的智能化高速動車組,而此項目已獲得鐵道部及科技部的支持。此組「試驗動車組」的研發主要是進行科學試驗,是代表動車的智能化程度踏上新臺階,而安全監控將達到更高水平。
他強調,以前500公里的時速只能在實驗室進行,今次將加入氣候變化等安全指針,以臨界速度測試輪軌關系,以求將高速列車的安全性提高到更高水平。完成后,此速度將打破南車自己去年底創下的,時速486.1公里的運營試驗世界記錄。
時速350公里最合理
不過趙小剛補充,試驗完后,此組動車將會轉到高速檢測車的行列,而動車的實際運行并不需要如此高速。以后動車的平均載人速度將介乎300至350公里,他個人認為,在現階段的技術條件下,時速350公里是最經濟合理的。
那么,到底在「723」事故后,中國南車的速度是否放緩了?趙小剛說,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份,有關部門已經要求南車將京滬線的速度,由原來的時速350公里降到300公里。這個要求,主要是考慮到中國的高鐵仍在發展中,需要積累經驗,要等到人的素質及熟練程度提高之后,才恢復到350公里的設計速度。他補充,「723」事故后,京滬線的速度仍是時速300公里。
對于第三季度盈利稍遜中期業績,趙小剛解釋,上半年及下半年的產品結構不一樣,一般情況下,上半年盈利情況會好些,另外下半年因借貸多加重了資金成本,兩大因素導致下半年表現較差。不過,他強調全年盈利預測仍在控制之內,可保雙位數增長。
他認為,目前中國的高鐵發展相對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2015年只是高鐵網絡的建成時期,但動車的配合較網絡的鋪設有一定的滯后,因此他估計,高鐵行業尚有10年發展期,行業最好時機遠遠未到。他補充,動車事故后,高鐵的發展不僅沒有減速,更出現「一票難求」及「一車難求」的情況。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