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工業經濟看廠房,服務經濟看樓宇,作為一種新興的都市特色經濟,近幾年來,樓宇經濟受到了學術界和各地政府的廣泛關注。
樓宇經濟的遍地開花對于整個產業的勃興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帶來了樓宇經濟服務質量的整體提升。憂的是,由于沒有進行足夠細致的產業細分,導致了同質競爭的普遍存在。在房地產市場日趨復雜的今天,各同類型樓宇依靠硬件設施一決高下的難度不斷增加,只能紛紛依靠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低廉的價格吸引企業,這對于整個樓宇經濟的長遠發展而言顯然是不利的。
那么,樓宇經濟當如何擺脫同質競爭的困境,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中國樓宇經濟專家、樓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夏效鴻認為,產業細分是樓宇經濟擺脫同質競爭的關鍵所在。在具體的操作中,需要從兩個層面著手。
層面一,依據地方特色進行有導向的產業規劃。夏效鴻認為,在經濟全球化以及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產業本身在全國范圍內甚至城市范圍內呈現出一種流動的狀態。很多時候,集群的產生并不是基于產業的細分,而是以地域為模塊。其形態必然導致同質競爭。
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有側重點的產業規劃,依據地方特色,加大特色經濟的扶持力度。譬如說,在農業大省可以考慮出臺特別的優惠政策扶持現代農業,在資源小省則可以考慮加大現代服務業的扶持力度。
以杭州為例。剛剛發布的《中國樓宇經濟發展報告(2011)》顯示,杭州樓宇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已經連續兩年穩居全國前五。去年,杭州市區稅收超過億元的樓宇已達39座,主要集中在文化創意、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和物流配送等產業。這樣的產業定位是結合了地區實際與城市特色引導完成的。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