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強調,要圍繞飲用水、空氣、土壤、重金屬污染等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積極研究對策,采取有力措施,集中進行整治,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以實際行動服務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潘岳稱,環境保護除了承擔著節能減排等各項業務工作外,還擔負著化解糾紛、保障穩定、促進和諧及推進轉方式、調結構這一觀念變革、社會變革等重要職責,環境保護不僅是技術問題、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
潘岳要求,充分認識環保工作的公共政治屬性和公共服務職能。辨明屬性、明確職能、找準定位,環保部門才能通過充分做好群眾工作,有效化解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保持增長與防止過熱、加快工業化與節能環保、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與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等諸多矛盾,才能在復雜的利益格局中找到最有效的結合點和最有力的著力點,推動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潘岳稱,環保局長應成為媒體人、策劃人、聯系人,深入研究群眾工作、環境保護和宣傳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其間的關聯度和規律性;增強與媒體打交道、應對群體性事件、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由業務專家轉變為處理公共問題專家。
今日,“2011年中華環保民間組織可持續發展年會”在廣州召開,國家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在會上透露,目前我國環境污染仍然嚴重,26%的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20%的水質為劣Ⅴ類,還有約10%的耕地面積重金屬超標。
26%環保重點城市空氣不達標
萬本太表示,我國的環境污染仍然嚴重。萬本太透露,目前有26%的環保重點城市和17%的地級市不達標,空氣質量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劣Ⅴ類水質比例20%。此外,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灌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廢堆占地200萬畝,合計約占10%的耕地面積重金屬超標問題突出。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耕地面積約為18.26億畝,而1.5億畝受到污染的數字來自于今年上半年國家環保部組織的全國土壤污染調查。而今年10月,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應邀到廣東演講時,曾透露全國3億畝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屬污染的威脅,占全國農田總數的1/6。
有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面積問題,近年來眾說紛紜,究其原因,從事土壤污染研究的專家告訴記者:“到什么程度才叫被重金屬污染?到底是何種重金屬污染?國家并沒有明確定義,此前不同部委發布的數據也有打架的現象。此外,土壤污染普查的踩點是一個問題,此前進行的普查是6公里踩一個點,現在普遍做的應該是1公里就有一個點。”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