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可以使用同樣高效和簡便的全集成自動化軟件TIA博途工程組態框架進行組態、配置和調試。這適用于在通用型全圖形化編輯器中對硬件和網絡配置進行組合,或對已配置和已聯網的組件進行性能強大的診斷。豐富的庫方案可確保統一的數據管理和數據一致性以及快速的組態。它還集成了所有相關應用程序的Profidrive驅動配置文件和用于故障安全通信的Profisafe。Simotics電機也通過Sinamics Startdrive 軟件集成在了工程組態框架中。
全集成驅動系統方案跨越橫向和縱向層面從而達到了更深入的集成層面。第三個層面與機器和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有關。所有組件都可在用于組態、布局和調試的相應工業軟件中通過數字方法找到。例如,使用配置工具“Sizer for Siemens Drives”可將整個傳動系設計用于機器所有的移動任務工作點。這確保了在隨后的操作中實現最高的能源效率和性能。借助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系統相互之間日益緊密的數據交換,信息可以繼續統一使用。總體而言,借助生命周期整合可實現更短的產品開發時間、更快的調試,并通過驅動組件的優化設計實現更高可靠性。
為何選擇全集成驅動系統?
智能集成理念下的完美協調,是全集成驅動系統所直接呈現出來的“美感”。為何采用全集成驅動系統?用戶價值方能見證一切。
顯而易見,通過驅動鏈的橫向集成,無疑提高了機器生產率、可靠性和機器效率;而縱向集成則提高了設備性能、設備生產率、生產及生產流程的靈活性和透明度,并為安全性、可維護性和環境保護提供了額外優勢;通過全生命周期集成,可大大簡化工程組態、調試和診斷任務,并給工程規劃階段的配置、相應的模擬和傳動系布局,以及PLM過程中的無縫數據管理,都會帶來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以此,用戶可輕松應對生產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技術。
Franke(方潤朗) 先生表示: “ 全集成驅動系統的目標是為整個生產鏈增值。”
案例一:
水泥行業立式磨機的復雜傳動系統可作為橫向集成的一個例子。為了實現更加經濟的礦物粉碎過程,設備使用的驅動技術必須能夠滿足加工流程的具體需要。因此,調整減速器、聯軸器、電機和變頻器,使它們達到最佳工作狀態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機器就不會在工作流程中不堪重負。借助全集成驅動系統,可以得出用于調整和構建整個傳動系統的優化方案。這樣可將產出提升15%,將能耗削減5%,縮短啟動時間,提高整臺機器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案例二:
捷克玻璃機械制造商的示例可以展示縱向集成對全集成驅動系統的完美補充。Sklostroj公司曾為其新的玻璃容器機ISS尋找新的自動化和驅動解決方案。借助驅動系統和運動控制系統的集成,該機器可節約40%左右的能源成本,機器可用性與舊機器相比可提高15%,在建造、調試及生產時具備數據一致性。總體而言,配備了伺服驅動的新機器非常緊湊且靈活。
案例三:
生命周期階段集成的示例在機床驅動技術的集成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生產商必須將極高的加速度、精度和大量伺服軸精確協調在一起。例如西門子為德國機床客戶DMG開發機器時,西門子從一開始就對帶有SystemNX、Tecnomatix和虛擬控制器的數字模型進行了優化。同時對運動序列進行了模擬,并測試了碰撞效果和生產率。
與傳統機械制造技術相比,此時的機械設計更快更精確。成本可節省40%到80%。該樣機的所有參數、數據和周期都可作為準確的數字模型使用,也可供機器操作人員使用。
通過這種方式,調整和改裝時間可以縮短30%~40%。同時,也可以節省機器成本,并減少機器加工處理時間。
通過西門子全集成驅動系統,客戶獲益可度量。西門子工業業務領域的全集成驅動系統,將幫助中國的用戶提升制造效能、增加設備的可靠性并實現節能降耗,達到綠色制造,助力中國企業更上一層樓。
Ralf-Michael Franke(方潤朗) 西門子驅動技術集團首席執行官
Franke(方潤朗)先生1958年4月21日出生于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市,畢業于德國卡塞爾大學電氣工程專業。1985年加盟西門子。他最初在德國愛爾蘭根從事驅動技術開發工作,之后在愛爾蘭根設備制造廠從事各種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工作。1998年接任質量保證負責人,2000年開始負責新型Sinamics驅動技術平臺開發的集團間協調工作。
2003年起,Franke(方潤朗)先生在慕尼黑從事西門子公司top+項目下的創新項目管理。2004年12月開始擔任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系統部首席執行官。
2011年4月至今,任總部位于德國紐倫堡的西門子驅動技術集團首席執行官。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