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提早謀劃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期間,北京的天氣一直被霧霾籠罩。這也讓人們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期待更為迫切。
亞洲制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秘書長羅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我國已提前進入工業化國家,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僅給我們的傳統能源帶來巨大的挑戰,也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但也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羅軍強調,推動產業發展,需要營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既是大勢所趨,又有無限商機,相信每個企業都希望能夠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分到一杯羹。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張欣表示,“北汽要做能夠和特斯拉(ModelS)競爭的電動車,2015年左右,把產品奉獻給社會,體現汽車人的尊嚴。”
據了解,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在美國售出了4000多輛電動車,甚至超過了很多傳統汽車的銷量。他表示,北汽集團把發展純電動汽車當成是企業二次創業的戰略選擇。“過去五年,北汽通過改裝等方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做了很多探索,直到去年,才明確了以純電動為主的技術路線,也基本明確了北汽的新能源汽車戰略,通過掌握關鍵零部件,發展純電動汽車。”張欣透露。
針對目前國內企業競爭力不強、電動車市場化進程緩慢問題,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分階段、分類推進是可行路徑。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表示,插電式混合動力是性價比最高的電動汽車,也是目前階段的最合理和可行的方案。
目前,全球汽車行業顯示出四種趨勢,即能源多樣化、驅動電氣化、技術平臺化和能源碳-氫轉變。殷承良認為,在驅動電氣化方面,最終方向是純電動,這一點已達成共識。他認為,傳統車發展之初是為少數高端用戶打造的,實際上遠遠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出行需求,而電動汽車的研發也有類似的問題。就目前的水平而言,60~100公里的純電里程完全能滿足中國、甚至世界大多數人的日常出行。不論從滿足節能環保要求,還是從獲得的政府扶持來看,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都具有最佳性價比的。
政策配套跟進
普華永道汽車行業分析師預測認為,全球混合動力汽車及電動汽車份額將在2020年上升至6.3%。這一比例在2011年約為1.7%。屆時,配備傳統混合動力裝置的汽車比例預計為3.3%,仍將占據配備替代動力裝置汽車的大部分。純電動汽車比重預計為1.8%,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比重約為1.2%,兩者將成為替代動力比重增長的補充因素。
預期的增長目標能否實現,還取決于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楊慶表示,國家電網將按照需求布置服務網絡,全面支持各類充換電方式。楊慶介紹,國家電網在北京、杭州等20余個“十城千輛工程”示范城市,以及青島、臨沂等非試點城市建設了大量的充換電設施。他說,中國已向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供了換電安全標準,實現了中國電動汽車相關標準國際化上零的突破。
據了解,原有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于2012年底到期,相關部委已制訂出新的補貼政策,執行期或從今年1月1日起算。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制造業處處長李偉利表示,目前已經明確的是,補貼政策至少要延續到2015年。
針對補貼政策是否要跟進,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提出了有關“改革”的建議。他認為,高補貼難以造就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為此建議,要獎懲并用,建議政府部門提出一個進程表,規定節油率大于15%的電動車在各個企業總銷量的比例。對做得好的企業獎勵,對達不到的企業懲罰。楊裕生還呼吁,要為微小型純電動車發展開道,推動增程式大、中型汽車發展。“在新電池出現之前,增程式車是最佳的過渡車。”他強調。
由于傳統汽車及相關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我國汽車行業在中高端領域的技術競爭壓力將會越來越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我國努力趕超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突破口。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