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跟不上時代,而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當我還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時,別人已開始"入侵華爾街"!
今年春節,由于寫文章的需要,在網上查到了由美國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總裁、享有國際聲譽的社會批評家和暢銷書作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著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的簡介,在這本書中,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宏偉的藍圖:數億計的人們將在自己家里、辦公室里、工廠里生產出自己的綠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大家分享,這就好像現在我們在網上發布、分享消息一樣。能源民主化將從根本上重塑人際關系,它將影響我們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會,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說實話,到現在為止我也只是看了本書的摘要和幾篇書評,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認為,歷史上數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訊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際發生的,新的通訊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將再次出現--互聯網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將結合起來,將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創造強大的新基礎設施。
當我還在琢磨和探討"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話題時,4月份德國漢諾威之行又一次讓我感覺到自己有些OUT啦!德國人已經提出工業4.0。
在為期一周的"2013西門子高效成就生產力德國之旅"中,通過聆聽報告、實地參觀以及多層面采訪,我深切感受到工業4.0已經不是一個概念,因為全球工業巨擘西門子從理念到技術、從產品到應用都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相信其也必將再度引領新一輪變革!

圖1:2013漢諾威工博會西門子展臺

圖2:中國行業媒體代表參觀西門子城
工業4.0的誕生
工業4.0誕生于德國并不意外,因為這個老牌工業強國也曾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策源地。
德國人經過研究認為,產品性能日益完善,其結構也更復雜、更精細,功能更多樣化,因此,產品所包含的設計和工藝信息量猛增,由此帶來生產線和生產設備內部的信息流量增加,制造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量劇增,自動化制造系統在信息處理能力、效率和規模上都已經難以滿足當前工業制造的需求。德國政府提出了工業4.0計劃,引領工業制造業朝高度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