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領域應用
目前國內制造業使用機器人的企業正日益增多,在珠三角地區年增長速度已達到30%-60%,尤其在裝配、點膠、搬運、焊接等工業領域,已經掀起了一股機器人使用熱潮。
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華為、中興、比亞迪等企業都在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一些中小型手機、LED顯示屏企業也在紛紛采購裝配和點膠機器人,單價約20-50萬元。
在煤礦制磚領域,2012年3月,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ABB宣布為大同煤礦集團塔山煤礦提供了碼垛機器人解決方案。在塔山煤礦中,4臺ABB IRB 660碼垛機器人配套淄博功力的制磚設備,取代了傳統人工作業,這也是碼垛機器人在國內第一次應用于煤礦制磚領域。
ABB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業務部北亞區及中國負責人顧純元表示,機器人應用是非常廣的,而改善員工工作環境則是使用機器人的十大理由之一,危險的工作,人不應該做,機器人可以去做,這也是ABB投資自動化的理由。
2012年年底,機器人生產系統在混凝土機械行業也同樣實現了使用,去年10月,攪拌車攪拌筒內焊縫焊接機器人生產系統在中聯重科沅江工業園正式啟用,該系統的使用在國內混凝土機械行業尚屬首次。
除工業化領域之外,機器人在醫院、家庭和一些服務行業均有獲得應用。
面對廣泛的使用領域和空間,上海、昆山、唐山、重慶等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應政策欲打造當地機器人產業,并制定了相應的產值目標。其中,重慶市率先提出把重慶建設成“機器人之都”的構想,并與三一重工、廣州數控、ABB等30余家機器人企業和研發機構實現接洽,力圖將重慶打造成機器人產業研發、設計、制造等多種功能一體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2012年4月,國家科技部公布了《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規劃提出我國將研制一批面向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智能化高端裝備,發展和培育一批高技術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核心企業。
隨后,2012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在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要大力推進自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等裝置的開發和產業化。到2015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測控裝置及零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掌握智能制造系統關鍵核心技術。
而據國金證券分析,目前中國的機器人市場,80%還是由跨國公司占有,主要是ABB、FANUC、安川和KUKA四大企業。我國機器人制造企業起步晚,并且受制于基礎工業的差距,在機器人關鍵零部件伺服電機、減速器、控制器、傳感器上自主生產能力較弱,不少核心部件需要進口。
目前國內生產機器人的企業主要有沈陽新松有限公司、哈工大海爾機器人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頓機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等。
三一重工宣傳文化部副部長施奕青對本報記者表示,三一目前也在做機器人相關項目的研發工作,但具體研發事項并不清楚。據了解,三一重工目前擁有集研發與生產于一體的智能研究院,負責全集團各主機關鍵控制部位的研發、生產和系統設計支持。
2011年12月,三一重工與重慶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聯合重慶市內相關企業,共同投資組建機器人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玩具機器人、軍事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太空機器人等七大領域的創新與研發。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