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天通創始人潘廣通和現在的董事長潘建清一起在家鄉海寧鹽官創辦電子元件廠,歷經了父子創業的艱辛歷程,天通終于在2001年成為中國首家由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而在8月31日舉行投產儀式的天通六安公司,正是這家中國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最年輕的子公司,天通六安主要生產軟磁系列磁性材料產品,產品廣泛用于汽車電子、新能源、自動控制、家電、通訊、電子機械、抗電磁干擾等領域等。
把磁材的開發和產業化視作基礎工作
天通最早從磁性材料起家,磁材是天通的根本。在磁材研發平臺的建設上,經過二十多年大量時間、精力、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天通研發的基本平臺已經搭建起來,其中包括浙江省內省級的企業研究院、省級的重點實驗室等。當問及以后的研發平臺的建設時,張瑞標表示天通現在已經在關注國家級的平臺的建設,雖然這個平臺的建設難度相對會比較大,但是天通會繼續加緊建設的步伐。
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升級是必然的。天通在這一方面跟進時代步伐,相應做出了調整。雖說有所調整和升級,但是把磁材產業當做基礎產業來做一直是天通的信念。張瑞標強調道:“天通把磁性材料的開發和產業化一直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工作來做,這個一直沒有改變。”
“天通后續的發展主要是針對磁性材料這一塊,因為它最基礎。或許有一些新材料在局部的領域有更好的優勢,但是從總體來講,磁性材料有它很好的生命力,我們看好這些材料的趨勢。”張瑞標告知記者。當問及看好的原因,他解釋道,每個行業都有相應的經濟環境大氣候,不僅僅是電子材料、磁性元件這一塊。雖然目前消費市場呈現低迷,但是整個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總不會一直處于低迷狀態,這些危機總歸會過去,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有低谷有高潮,這是經濟變化的趨勢問題。在發展過程中,電子信息功能材料行業涉及民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礎材料,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單從這個樸素的道理來講,磁材這個行業總歸會有更新的發展,還有現在磁性材料行業也在不斷完善與進步,為滿足新的需求,為滿足新技術而不斷發展,以后的應用空間將會更大。
張瑞標覺得產業的發展最關鍵是科技創新和新材料的研發,但是一個產業最終落實到市場的是產業化。他說研發和產業化都需要有很好地布局和規劃,這兩個方面都不能偏,既要在研發和科技創新方面投入,又要在產業化投資方面不能松懈。如果特別傾向于科研投入和產業的投資,但沒有產業化的規劃,這個產業就難以在市場上體現出來;而如果光有產業化,那么產業發展的后勁、可持續發展上可能就會存在問題。
接受訪問時,張瑞標還說到,天通前一輪的技術改造是在2000年前后,當時的技術改造主要是引入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工藝和設備,讓企業快速成長。 現在天通在規劃新一輪的技術改造,主要重點放在提升產品品質一致性管控能力、工程自動化等方面,具體會在原來改造的基礎上,再引進、再吸收、再創新,通過跟蹤調研國際上最先進的和結合自己研發的工藝、裝備進行這一次的技術改造。每一輪的技術改造都應該有新的突破、創新,張瑞標說這一次天通最關鍵的突破在提升材料基礎水平的基礎上,確保產品在穩定性方面比以前的技術改造方案有更大的提高。在這新一輪的技術改造當中,天通將會結合產業布局和區外投資,將技術改造和區外投資充分地結合起來,把技術、創新和生產要素的資源配合結合起來。天通六安公司正是新一輪改造的先行者。

天通六安公司風貌
天通的產業發展之路進入十二五期間,天通一直在規劃發展戰略,針對磁性材料這個核心產業,天通在不斷思考,以后天通的產業發展之路怎么走。
關于這點,張瑞標說,第一,市場需求。所有企業必須按照需求的發展趨勢來做產業規劃,天通也不例外。天通會關注一些新的應用領域,隨著最終端產品的開發,材料應用技術的轉變和進步,相應地進行新材料的開發。判斷市場需求時,要緊緊跟蹤市場。以磁材為例,就是基于應用市場的發展判斷的,比如照明領域,從熒光燈和節能燈,到現在的LED節能燈,這些變化對控制回路、智能化的要求逐漸升高,要求相對應的磁性材料的量也會增多,所以判斷出與LED照明領域相關的磁材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