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競爭,將是整個供應鏈的競爭。”這已經成為紡織服裝企業的共識,供應鏈的競爭力不是一個企業或一個環節的競爭力,而是一個產業鏈通過品牌整體表現出來的競爭優勢。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擁有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品牌供應鏈,但隨著世界經濟不穩定因素加劇,粗放型發展過程積累的問題也相繼暴露出來:產能總量相對過剩,行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結構嚴重失衡,國際貿易失去定價權,供應鏈自我調節能力有限等。近年來,一些大企業不計供應鏈的有效需求,盲目向上游發展,短時間內纖維產能大幅增加,打破了供應鏈原有的平衡,使同行業中小企業生存更加困難,企業自身的風險也在加大。
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大多處于供應鏈的中游加工制造環節,附加值是最低的。隨著世界經濟的復雜化發展,中國紡織服裝加工企業盈利能力更加有限。另外,中國的內銷供應鏈管理水平較低,大多數企業至今沿用傳統的信息交換方式,復雜的人際關系和不規范的交易仍然無法避免地影響著供應鏈的商業價值鏈,致使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的整體優勢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中國紡織服裝品牌的快速發展將是提升內銷供應鏈競爭力的主要驅動力。隨著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實力的不斷加強,中國紡織服裝品牌供應鏈的集中度會顯著加強,未來5~10年中國勢必出現幾個超級品牌處于供應鏈的絕對領導地位,對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可以預見,中國紡織服裝供應鏈的競爭力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提升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將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新課題。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