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3號透露,中國正加快制定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專項規劃,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發布。物聯網應用已經擴展到電力、交通、環保、安防、物流、家居等領域,其中磁性芯片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最上游,技術難度最大,利潤率最高,長年以來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江蘇多維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的TMR薄膜磁阻傳感器項目的建設,改變了國內磁傳感器芯片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成功填補了國內高端磁傳感器芯片產業的空白。
以2010年為例,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已接近兩千億元,傳感器市場規模就超過900億元。江蘇多維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自身的人才和設備優勢,用28項專利占據了磁傳感器領域的技術制高點,使中國擁有了這千億元產業鏈的話語權,讓國內下游廠商頓時感覺走進了春天里。
“大批量生產還需時日,客戶急要產品的電話已接連不斷,干著急沒辦法的頭疼事!”,江蘇多維首席運營官王建國每天都會有這樣“幸福的煩惱”。王建國說,此前該領域國內與國外存在10年的技術差距,芯片市場被國外廠商控制,而我們由10位留學歐美的博士創建的公司在成立一年里,基于運用在硬盤讀磁頭上的技術,通過改進薄膜材料組份、創新薄膜結構設計,研發出國際領先水平的納米磁性多層膜結構,造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傳感器芯片。在王建國看來,優秀的團隊是最重要的成功條件,正是基于這樣的共識,曾被評委稱作“個個都具備成為姑蘇領軍人才實力的10位留學歐美博士,僅用一年時間就讓國內與國外在磁傳感器芯片領域10年的技術縮小為零。
據介紹,多維科技的TMR磁傳感器芯片的性能,主要體現在高的響應頻率及微弱磁場感應的高靈敏度。多維科技的傳感器響應頻率高達1GHz以上,即可以將每秒鐘轉動10億次的信息毫無遺漏地完全獲取。靈敏度方面,可以探測到紙幣用的磁墨粉的微弱磁性。多維科技副總裁劉勁鋒說:“生產芯片的關鍵是‘菜譜’,就是通過調配各種稀有金屬板材的長度、寬度、厚度等,經過近70道工序的精雕細琢,做成磁傳感器芯片,由于此類產品的生產設備仍然被國外封鎖,現有設備都是從國外巨頭那里“淘”來的二手貨。一塊完整的芯片長和寬分別為0.4毫米,價格卻高達1美元。“公司占地3000多平方米,量產后年產值可超過50億元。”
磁傳感器的應用幾乎覆蓋工業的每一個角落,智能電網、物聯網等都將涉及,在能源、汽車、生物醫療、機械與工業控制、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廣泛的運用和巨大的市場、例如通過在水表上安裝磁傳感器,進行信號采集,就可算出用水量多少。又如,一輛高檔汽車裝上幾十個磁性傳感器后,即可捕捉到車速、角度、距離、位置等各類參數,實現精確導航、泊車定位等。多維科技在張家港保稅區成立一年以來,整個團隊都有一種緊迫的使命感,“我們回來就是想做點有意義的事,要盡快幫助國內磁傳感器下游企業擺脫跨國巨頭在芯片上的掣肘,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王建國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到世界最大最強的磁傳感器芯片企業”。同時,多維科技將會圍繞TMR磁傳感器芯片,整合國內磁傳感器產業鏈,建立中國第一個磁傳感器產業園。
憑借國內市場需求,國家政府磁傳感器相關產業的大力支持,中國物聯網的發展有了自已的中國“芯”。多維科技的TMR薄膜磁阻傳感器芯片項目不僅會是國家“十二五”期間的一個全新經濟增長點,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對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擴展國際市場建立了強有力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