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浙江公司電力公司舉行計量全自動生產作業系統實用化投運儀式,全面啟動電能計量器具跨區域配送。這套系統集智能倉儲、自動檢定、統一配送為一體,可實現全過程不間斷自動化作業,標志著國家電網公司區域計量中心智能化生產系統標準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實施省級集中的計量中心建設,優化整合計量資源,是公司“大營銷”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2010年,公司明確了“自動化檢定、智能化倉儲、物流化配送、整體式授權”的建設目標,并向浙江公司下達了“區域計量中心智能生產系統標準化建設”和“單相智能電表自動化流水線檢定系統關鍵技術及關鍵設備研究”兩個科技項目。
作為公司省級計量中心試點建設單位之一,浙江公司在原有的電能表智能化流水線檢定系統基礎上,針對自動化流水線檢定技術的大規模應用、自動化檢定系統與智能倉儲系統的有機集成,以及適應省級集中的計量中心智能化生產運行管理模式等開展深入研究,先后組織各類技術討論會160余次,攻克關鍵技術難題14項,于2011年5月完成各類檢定系統樣機試制,7月開始實用化項目建設。目前,各條自動化檢定流水線已通過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授權考核,獲得了“整體式授權”,兩個科技項目也先后通過驗收,并被建議在電能計量檢定領域推廣應用。
此外,該系統還采用標準化模塊式柔性設計。浙江公司對此擁有完整知識產權,已申請專利130項,其中美國專利2項,已獲得專利48項。據介紹,當天投入實用化運作的一期項目有自動化檢定流水線4條,檢定工位702個,最大年檢定能力為單相電能表94萬只、三相電能表26萬只、互感器13萬只,最大庫容8萬只,可滿足全省四分之一的年用表需求。據測算,與傳統的人工作業模式相比,該系統的人均檢定生產效率提高了18倍,減少各類作業人員80%以上,減少各類生產場地40%,降低計量器具庫存30%,減少資金占用8200萬元,達到人員最精化、效益最大化。
目前,浙江公司已全面啟動二期擴建項目,包括擴建自動化檢定流水線9條,新建立體倉庫1座,庫容量約70余萬只,預計2012年年底建成投運。屆時,可滿足全省每年500余萬只用表需求,省級計量中心將整體建成投運,計量器具將實現全省集中統一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