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場一直處于高位發展的狀態,政府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已初見成效,未來的發展之路,就只能依靠光伏企業自身去獲得生存的空間,不能再躲避于政府的溫室庇護下,就德國的光伏產業而言,政府開始逐漸而又有計劃的回收政府補貼政策,這意味著德國的光伏企業將走上自身發展道路,也將面對殘酷的競爭現實。
前幾天, 德國政府已同意將光伏電價補貼在4月1日削減20%到30%,而且未來將每月固定下調1%以上,該政策將使得我國光伏組件出貨量在今年4月前放量大增,但4月后,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組件價格或將暴跌。
按照方案,德政府未來將會根據不同的項目進行光伏電價的補貼削減。屋頂工程方面,小于等于30千瓦的項目將從現有的0.2443歐元/千瓦時補貼額減少至4月1日的0.1954歐元/千瓦時,降幅20%;而地面項目,將從0.1794歐元降至0.1256歐元,降幅高達29.98%。
而4月以后每個月份,德國若繼續削減補貼的話,在2012年12月,小于30千瓦的屋頂項目將只有0.18歐元的補貼,比今年1月的補貼額大減26%;地面項目將在12月內減少35%之高。“這次調價,短期來說會讓光伏組件企業遇到一個激增的市場,”國泰君安分析師侯文濤表示,“海外的分銷商們會盡可能多地在2月底和3月全月進行大量的組件采購,并盡快安裝到光伏項目上,對于分銷商和組件企業來說,時間已非常緊迫了。”
從德國安裝量的角度來考慮,雖然在4月1日之前的30多天時間內,會有一輪搶裝風潮,但很難延續去年單月德國曾出現3G瓦光伏安裝量的場景。因為從“購買組件、運產品到德國港口、再送到光伏項目基地”的整個流程來看,肯定要有1個半月以上時間。而這短短1個多月的最大贏家,將是那些在一二月份就已經在港口備貨的光伏組件公司。一家光伏咨詢機構分析師指出,就在昨日,德國港口的庫存已迅速輪動起來,某些光伏組件企業在當地港口的庫存銷售一空,預計德國當地的組件成交價格會有上漲空間。
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王海生則認為,在德國正式下調補貼的4月份之后,電站投資商們的投資收益率將從10%下降到6%左右,這屬于正常投資收益率,“而組件價格會下跌15%以上達到0.7美元/瓦,從而滿足投資者的收益率要求。這在正常的成本與盈利下,是無法達到的。”也就是說,很多光伏組件企業雖然會經歷短暫的價格瘋狂上漲,但隨后則面臨著市場的急速回調,并出現虧損。
德國新一輪的光伏政策出臺,補貼的減少,意味著在政策實施前會有新一輪的大面積采購行動,德國企業將會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大幅度采購光伏產品,我國的光伏企業應該抓住這次機會放大出口,抓住這個國際貿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