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糟糕的銷售季度,升職無望,或與同事發生沖突,當人們在工作中遭遇種種挫敗時,通常以兩種方式做出回應。要么出于自衛責備他人;要么自責。不幸的是,這兩種回應都于事無補。用自衛來逃避責任可以減輕失敗的痛楚,但也要付出學費。另一方面,自責只能換來一時平穩,可能會讓別人對你的潛力做出差評,影響個人發展前途。
面對類似情況,如果我們能站在朋友的角度看待自己,會怎么做呢?我們會持友善、理解和鼓勵的態度。從自我內心深處產生這類反應被稱為自我同情,近年來這一概念一直是大量研究的焦點。心理學家發現,自我同
[登陸后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