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機組甩負荷時在根治抬機目標的轉輪室水體運動控制中探索
日期:
2011-09-25 19:42
象,又倒流形成反水錘。基于這種理念產生了有原理性缺陷的傳統(tǒng)治理抬機的措施[4]:即強迫式真空破壞閥(進氣位置處頂蓋下轉輪室四周壓力較高區(qū),能進氣量很小)、自吸式真空破壞閥(動作時已形成大真空度,水擊波在0.05~0.1秒后返回,入氣位置雖佳仍進氣極少)、兩段關閉導水葉法(解決壓力鋼管水壓上升與機組轉速上升矛盾同時兼顧治理抬機亦不能消除轉輪室-尾水管段水擊,對有些機組有些效果[5]對葛洲壩等無效[6])。過去在壓力鋼管段較好地應用了水擊波理論,而小視了短而粗的轉輪室-尾水管段發(fā)生水擊,事實上尾水管水擊也可產生巨大破
5/22
下一頁 上一頁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