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德國最大、世界知名的風機制造企業(yè),一直與世界最大的風電市場中國刻意保持著距離,它有著怎樣的品質(zhì)?為何姿態(tài)如此高傲?阿洛伊斯·沃本(Aloys Wobben)終于向中國企業(yè)敞開了大門。作為德國最大風機制造商Enercon的掌門人,沃本接待了中國最大風電運營商——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jīng)理謝長軍,這是沃本第一次默許來自中國的企業(yè)家進入他的公司參觀。
在Enercon發(fā)展的28年間,它始終和中國市場刻意地保持距離。雖然中國在問鼎全球最大風電市場的短短6年間吸引了各國風電巨頭的競相進駐,沃本卻絲毫沒有動心。Enercon不但未踏入充滿誘惑力的中國,并且宣布退出了全球第二大風電市場——美國。因此,對于Enercon而言,謝長軍的到來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在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Enercon對于兩大風電市場的忽視和冷淡讓人難以理解。而當歷史時針指向當前日益混亂的風電市場時,Enercon被眾人看作失去甚多的市場策略似乎有一定道理。伴隨著中國本土企業(yè)的崛起,在華跨國企業(yè)生存空間日趨逼仄。以世界風電巨頭維斯塔斯為例,其2011年在中國市場的新增裝機容量為661MW,位居第八,甚至在不久前傳出中國風電設備商華銳風電(16.46,-0.19,-1.14%)和金風科技(7.46,-0.09,-1.19%)收購維斯塔斯的消息。
Enercon對歐洲市場專注的結果是,不斷做大,在某個市場占領主導,而不是外界所想象的“得不償失”。全球最具權威的風電咨詢公司BTM發(fā)布的全球風電市場報告顯示,2011年Enercon以7.9%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五,超過蘇司蘭、西門子(微博)的市場表現(xiàn)。
4月下旬,阿洛伊斯·沃本被《福布斯》評為“2012年綠色富豪”,其名下的綠色凈資產(chǎn)高達23億美元,成為唯一上榜的風電企業(yè)家。和這位德國創(chuàng)始人固有的性格一樣,嚴謹?shù)难芯繎B(tài)度、沉穩(wěn)的發(fā)展路線以及充分的道德戒律感在Enercon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