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研華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自動化事業群資深經理林崇吉
研華(中國)公司上海分公司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產品經理鄧斌
隨著高端裝備制造業在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的不斷融合過程中,控制領域集自動化與信息化控制為一體的多功能新一代工業控制器——PAC橫空出世。PAC產品自2004誕生以來,以其先進的高端控制功能先后在國外各行業市場大顯身手。研華作為國內PAC產業的主推手,在此次工博會現場也展出了眾多關于PAC應用的各行業解決方案。那么國內PAC產業的發展及推廣情況如何?《PLC&FA》記者特別采訪了研華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自動化事業群資深經理林崇吉先生和研華(中國)公司上海分公司工業自動化事業群產品經理鄧斌先生。
PAC制造商都是戰友
《PLC&FA》:研華最近幾年一直在推動PAC的發展,但是整個PAC產業似乎還屬于預熱階段,請您介紹一下當前PAC整個產業的發展情況?
林崇吉:PAC的概念是在2004年由自動化研究機構ARC提出的,它表示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用于描述結合了PLC和PC功能的新一代工業控制器。PAC產業的發展是在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需要有更強計算能力的需求背景下,以及工業CPU性能快速提高的前提下,由研華、Intel、AMB等幾個PC、CPU、PLC廠家進行設計并推出的。
PAC作為一個新的產品領域,產品推廣主要集中在PLC和PC制造商兩大陣營,PLC廠商使用PAC的概念來描述他們的高端系統,而PC控制廠商則用來描述他們的工業化控制平臺。PLC陣營主要有AB、GE等企業,著重于控制方面,其推行價值在于超越IO控制,實現比過程控制更高級的控制算法以及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對于PC廠商來說,著力于強調PAC靈活、高效的軟件控制功能。在業內有一些PLC或PC制造商其實已開始應用PAC框架,但是他們的產品仍然稱作PLC或PC。從這一點也導致了客戶并不很清楚地了解什么是PAC,使得到目前為止PAC產業的推動仍然處于進步期。研華作為著力推動PAC產業中的一員,可以說研華與其它研發制造并推動PAC的廠家都是戰友,沒有競爭對手一說。
《PLC&FA》:作為PC的著名制造商,研華的PAC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林崇吉:研華于2005年推出第一臺PAC產品,目前已經推出至第三代PAC產品,并在控制軟件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基本上獲得了用戶的認可。在工業自動化業內人并不非常清楚了解PAC產品的前提下,今年仍然保持了30%的增長率。但是PAC產業在國內真正實現開闊的發展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研華專注PAC創新,深耕行業專屬化
《PLC&FA》:在本次展會有推出哪些關于PAC的產品?
鄧斌:在本次展會關于研華PAC新品集中在硬件產品:CPU和軟件產品:批次控制功能塊。
從硬件來講,本款更高效能CPU是應專用于電力行業的PAC配套推出。由電力行業對控制的特殊要求,本款產品具有-20℃~70℃的寬溫,達到電力要求的高抗電磁干擾等級,具有專用于電力行業的特殊電壓等級設計。搭載這款CPU與相關配套IO模塊版本的PAC專為復雜電氣類應用而推出。
在軟件方面,我們推出了專為批次控制設計的功能塊Function Block,FB。本款功能塊與PLC編程控制有何區別?在此我用烹飪工藝進程來形象說明一下:如果用PLC來控制烹飪火候進程,只是從開始一個設定值到另一個設定值,在不同的烹飪工藝階段需要什么樣的火候,中間如何變化則忽略了。只是一個定點的單溫控制。這款專屬批次控制軟件則將整個控制分為99段,在每一段可以做成16個制件處方,每一個處方只需要填表就可以輕松滿足工藝需要,這樣可以做到精準控制,使人可以更加專注于烹飪工藝,而不是火候的控制。Function Block,FB的主要特點是最多50個曲線程序,每一程序達99段,32回路自整定PID,批次控制專屬16個事件設定,溫度升溫/持溫曲線可采用Excel規劃,高速量測與記錄、分析,配方管理等,目前主要用于過程控制的專屬批次控制,主要應用于電力、食品、制藥、半導體制程及工業爐、太陽能等生產過程中,針對溫度、濕度、流量、壓力等物理量進行制程控制,即改變產品原來狀態的批次控制,應用非常廣泛。研華把這款軟件作為一個獨立的產品目前免費提供給客戶使用。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