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PLC市場的格局和變化
已有102845次閱讀2012-08-02標簽:PLC 歐姆龍 三菱 西門子
市場需求和格局的變化
中國的機械市場在不斷成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品也從原始的無自動化或低自動化狀態向較為基礎的自動化程度發展。而市場競爭的烈度則從未低落,對價格和服務的要求與日俱增。
需求決定供給。生意機會必然是被追逐的,而追逐之中產生的競爭則是進步的基本動力。中國小PLC市場的格局,看似穩定,但是變革的動力是充足的。
這種變動,大約有兩個可能性,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剛才已經提到,有臺達的突破在前,十余家本土企業的努力在后。但現在看來,臺達更進一步,相當困難,本土企業的成長,仍然需要醞釀。這股力量還處在蓄勢之中,三五年內無法改變市場格局。
而自上而下的進攻,在前幾年,也乏可圈點之處。首先是日系,保守的經營風格加上不錯的份額帶來的安樂感,使其在中國的經營停滯不前。過去三年,三菱的FX3G和歐姆龍的CP1L,都有些針對低端市場的意思,但是相應的推廣卻并不給力,并沒有能夠從老產品線那里爭奪到更多的資源投入,市場的反應自然也平平。從確保公司原有產品線的市場銷售額以及在中國經營的利潤來看,這是正確的,但從長期的市場發展和戰略層面看,卻是失鹿之策。
作為自動化巨頭,西門子,在中國的經營卻是相當接地氣。對中國市場的認知和戰略判斷是相當深刻的。反應在舉措上,也往往是領先和激進的代表。首先是本土化生產。以S7-200CN取代S7-200。此舉一出,天下嘩然,競爭對手自然貶損其破壞價格規則,而在西門子內部,也有自亂陣腳的聲音。不過從市場的現實反饋看,幾年下來,無疑證明了這一行動的正確——西門子成功從三菱手中奪取了市場第一的位置,并且增長勢頭不減。
市場的需求已經明確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更加苛刻的性價比要求。在功能上,要適應中國制造水平的上升,對傳動和運動控制的需求要有充分的滿足。在價格上,則必須緊跟,甚至敢于領先這種下行趨勢。
S7-200 SMART應運而生。這是一款基本依托本地力量(西門子南京廠)研發的產品,其功能設計,貼近客戶的現實需求;做工精致耐用;而成本則有良好的控制。雖然產品剛剛發布,但是如果熟知目前小PLC市場的格局,則能夠預感到這款產品所蘊含的對OEM客戶的強勁吸引力和西門子的戰略野心。
小型PLC市場充滿傳奇性的產品, S7-200,FX等等,在自動化工程師心中的如碑如鑒。市場的快速發展,則束緊了這些傳奇產品的命運,或被淘汰,或者進化。從具體的做法看,以一款成熟的產品為基礎平臺,進行較為徹底的本土研發改進,形成一種能夠承上,但更加需要啟下的產品,是廠商的最佳選擇,也是市場的選擇。
在過去9個月間,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其冷卻程度,超乎想象,甚至有很多人開始懷疑中國經濟的遠期未來。但如果能夠更加關注中國經濟的本質,不談達成發達國家水平,僅僅是實現小康水平之發展,以及相應的城市化進程。其發展空間未變,依然巨大,其發展動力未變,民心使然。這些基本要素的存在,決定了中國經濟的長期利好,走出陰影也僅僅是時間問題,甚至可以預測走出陰影的速度會快于其他國家。中國,仍然是最值得投資的新興市場。
市場的冷卻,驅使經營者采取保守策略。這對S7-200 SMART此類戰略性新品的推出是不利的。戰略性的產品,必須輔助以戰略性的推廣投入,才能取得戰略性的市場結果。
英雄已出,但能否有用武之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