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專業生產銷售電氣接口產品和提供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德國企業,菲尼克斯公司從進入中國市場起,就一直秉承員工和經營管理團隊本土化戰略,從總裁到普通員工實行100%本土管理,為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注入了持續的動力。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菲尼克斯公司雖受到不小影響,但卻在當年第四季度推出了“寒冬戰略”:不作經濟性裁員,不作經濟性減薪,不改變在中國的戰略性投資,不改變對中國市場和客戶的承諾;宣布新增投資3500萬美元,在南京建立亞太區總部,并建立亞太區物流樞紐。正是由于與員工的同舟共濟,公司業務迅速擺脫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并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2008年中國業務增長近30%,2009年增長15%,并超越美國分公司成為集團公司的海外第一;2010年中國業務又增長近40%,3年累計上繳稅收超過5億元人民幣。
“在菲尼克斯,要讓一線員工遠離最低工資標準,讓員工有尊嚴地工作。”這是公司對員工的承諾。1994年以來,菲尼克斯公司堅持每年都為員工加薪。2005年正式建立了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公司仍將員工薪資上調近10%。為減輕物價上漲對一線員工帶來的壓力,2011年公司大幅提高了一線員工的工資福利:一方面提高了調薪比例,最低加薪15%,最高近40%;另一方面大幅調整各項福利,輪班津貼、加班費和交通補貼都有所增長。
為了更好地吸引和培養本土人才,菲尼克斯把培訓作為員工的最大福利,通過完善的培訓與成長機制,致力于培養員工的綜合能力。今年公司的培訓費超過700萬元,人均超過5000元。在加強日常技能培訓的同時,還廣辟培訓渠道。公司為員工報銷學費金額最高可達5萬元。公司現有職員中,本科學歷超70%,研究生逾20%。經理人員中80%已完成或正在攻讀MBA、EMBA。此外,公司還選派30多名一線工人、60%的管理人員到德國培訓,以開闊視野。
此外,菲尼克斯還把員工的發展權作為最根本的權利來維護。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分為管理通道和專業通道兩種,真正讓全員都有發展的空間和平臺。同時,兩者之間還可以互相轉換,處于管理通道的員工可以通過技術培訓及考核轉向技術崗位,而技術通道的員工也可以通過應聘進入管理崗位。到目前為止,公司已有40多位一線工人成長為管理人員或工程師。公司現任總裁顧建黨最初就是一名一線銷售人員。
有了本土人才做堅實后盾,菲尼克斯在中國市場始終保持著高速增長,業績從1997年的1億元人民幣到2010年的17億元人民幣,保持了100%的年增長率。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良好表現,足以證明這家擁有悠久歷史的德國企業已經在華成長為一家成熟的本土企業。為此,在其2020年發展戰略中,已將在中國市場的規模提高至50億元人民幣。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