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收費系統由電子標識卡、收發器、微處理器、車道控制器4部分組成,通過電子通信和計算機技術實現刷卡收費功能,整個過程中不需人工操作,工作人員只需對設備進行管理。
“啟用ETC,是為了提高公路的通過效率”,市交委稱,到2015年,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2.2萬公里,其中包括3000公里高速公路,省際對外通道達到20個,按照規劃,屆時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站點覆蓋率要達到90%。
十秒過收費站自動扣費
提前剎車、排隊等待、刷卡繳費、放行通過這是許多駕駛員通過高速路收費站時的必經程序,浪費時間不說,汽車驟停急起帶來的油耗浪費、車輛磨損也備受苛責。
市高速集團稱,以前進高速路需停車刷卡然后繳費,通常耗費幾十秒鐘,加上排隊往往要花費三五分鐘。ETC后車輛不需停車,速度控制在20公里/小時內,最多只需十余秒鐘就可通過收費站。高速集團在北碚收費站進行的內部測試結果也表明,通行效率至少提高了十倍左右。
這套收費系統怎樣才能使用并完成扣費?據高速公路相關人士介紹,屆時車主需申請專用電子設備,并與銀行卡關聯并激活。車輛經過收費站時,電子眼系統便能通過感應電子卡記錄下該車的出入站信息,并自動扣費。
我市首批開通的ETC專用車道已初步敲定,共涉及21個高速公路收費站的41條車道,主要分布在內環快速主線收費站以及區縣收費站,包括G50江北站、G65巴南站、G65渝北站、G75巴南站、G85九龍坡站、G93沙坪壩站以及北碚南、雙福站、江津站、水土站、空港東、萬州站、萬盛站、南川站、天城站、黔江西、永川站、涪陵站、銅梁站、一品站、忠縣站。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