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卡“隱身”于社保卡銀行卡
據市醫學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介紹,市民健康卡實際上是一張“虛擬卡”,以社保卡和銀行卡為載體,具備自助掛號、自助繳費、健康檔案查閱功能。2010年,市衛人委在7家公立醫院試點社保健康卡,持有綜合醫保卡的市民可在醫院健康卡自助服務終端自助掛號、查閱健康檔案。目前,居民健康卡在我市15家公立醫院可以通行,年內有望擴展至30家公立醫院。
林德南說,除了自助掛號,下一步,居民健康卡還將實現自助繳費功能。目前,市醫學信息中心已經與中國銀行開發了銀聯聯名卡。也就是說,持綜合醫保卡的患者只要指定一個銀行賬號綁定社保IC卡,看完病后就不用再到繳費窗口排隊,只要在醫生診室內、檢查科室或是醫院大廳自助繳費終端機刷卡就可進行自助繳費,屬于社保支付部分的從社保賬戶上扣除,自費部分自動從綁定的銀行卡賬戶上支付。繳完費后,需要取藥的在取藥處、需要檢查的在醫技科室、需要輸液的在輸液處,刷社保卡確認身份后,就可以取藥、檢查或是輸液。而對于未參保人群,憑到銀行開戶的銀聯聯名卡,也可以和參保人一樣享受健康卡的所有功能。
自助掛號1分鐘搞定
昨天上午,記者隨市民卓先生體驗了健康卡的自助功能。在市人民醫院門診大廳的自助終端機上,卓先生插入社保IC卡,點“確認”后,進入自助掛號的子目錄,選擇要掛號的科室以及具體醫生的名字,自助終端機就會自動從社保IC卡中扣除診金,打印出一張自助掛號單,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
憑這張自助掛號單,卓先生到分診臺分診排隊候診。到診室后,醫生在診室的讀卡機上刷社保IC卡,卓先生過往所有就診的電子病歷記錄就顯示在醫生的電腦上,包括血型、過敏史以及往年每次就診做過的檢查以及開過的所有藥物都一清二楚。
居民可網上查閱健康檔案
林德南告訴記者,居民健康卡具有電子健康檔案的功能,除了醫療就診信息,居民在社區的健康檢查、單位體檢、計免、婦幼保健、出生證、公共衛生服務等信息也將存在這份電子健康檔案里,將建立一個伴隨一生很詳細的健康檔案。今后,市民還可通過互聯網查看和維護個人健康檔案信息。
此外,檢查檢驗結果也可存儲在卡內,將來結果可在全市公立醫院中共享互認。比如患者在南山區人民醫院拍過CT,到市人民醫院求診時,醫生可以在患者授權下,調閱CT影像資料。檢驗、檢驗結果共享互認,能減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復檢查,降低看病的費用。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