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裝置于物品上提供傳感信息的技術和設備包括 :射頻識別技術(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技術等。
物聯網的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能夠遠程被感知和被控制,并與現有的網絡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加智慧的生產和生活體系。IBM 把物聯網稱為“智慧的地球”,而在國內,物聯網是“感知中國”。
國家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于 2010 年 6 月 8 日成立,《上海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0-2012 年)》也在世博前推出。
綜合布線系統進入物聯網的必要性
綜合布線系統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為大樓通信及智能化的應用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量的綜合布線系統已被安裝在大樓里,雖然綜合布線系統為大樓貢獻了智能化的基礎,但其自身的智能化管理卻被遺忘。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系統的變換,尤其隨著綜合布線系統便于跳接的功能的發揮,負責線路管理的網管人員面臨許多綜合布線及網絡“綜合癥”,令網管人員頭痛不已,同時綜合布線系統的管理遠遠落后于時代的腳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
(1)遠程化管理問題 :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是應需而變,管理、調整方便,但實際上管理人員必須在現場才能完成,沒有實現遠程化管理。
(2)集中管理問題 :集中管理也困擾著跨國或跨地區企業。通常公司或機構總部需對下屬的異地機構進行有成效的管理,但是,傳統綜合布線系統是無法實現跨地區管理的,從而使管理人員頻頻出差,效率低下。
(3)安全性問題 :無法及時發現非授權的插拔跳線、信息點改動,無法及時發現非授權電腦接入網絡從而造成信息泄露,即使發現非授權操作也無法及時定位和跟蹤。
(4)文檔管理問題 :管理人員對綜合布線系統的每次跳接和調整必須修改文檔,由于傳統文檔無論紙質的或電子表格的都必須由人工完成,時間一長文檔涂改得無法查詢,不知所云。如果管理人員再發生變換,更使后來者無法快速接手系統。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