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的交通狀況讓世人充滿了猜想,那4年前的中國北京奧運會是如何解決同一問題的呢?
2008年北京奧運會安保期間,國家提出了“科技奧運”的理念,并且把智能交通作為奧運安保的有力支撐。為了實現“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的宗旨,保障奧運場館外部交通秩序,國家以現代化的公安交通指揮中心為龍頭,綜合集成智能交通科技系統。其中,保定維特瑞公司研制的“物聯網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就是其中智能交通的重要內容之一。以該系統為基礎,國家建立了奧運勤務和城市運行指揮體系,實現了場館及周邊交通的扁平化指揮、動態化控制,奧林匹克中心區、奧運場館周邊、行車路線及五環路以內全部實現物聯網智能交通的科技手段覆蓋,道路交通整體控制能力明顯提升。
物聯網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之所以有這樣的“神通”,乃在于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電子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集成起來,運用于交通管理的智能系統。保定維特瑞交通設施公司研制的該系統,將物聯網技術與綠色智能交通相結合,采用太陽能電池供電,利用多種物聯網傳輸方式,并結合了交通流量采集系統和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可實時采集交通流量數據,為交通信號控制提供配時依據,通過采集的數據,經過物聯網遠程交通管理測控中心平臺對采集的道路實時信息進行“思考”,從而對整個交通系統進行統籌計算,作出更好的科學化的交通管理控制方案。
還是以北京奧運為例。據測算,奧運中心區域內建成的物聯網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統,能夠通過合理調整車輛通行時間來提高路口、路段的放行效率,使路網綜合通行能力提高了15%,實現了38個場館周邊的社會交通和勤務交通的立體掌控,定位到車,交替放行、精確到秒,有效保證了奧運會3000多場重要比賽場次、30多場重要活動的交通安全、準點、可靠、便捷,以及與社會交通的和諧運轉。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