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我的一個客戶發郵件問我,他們公司要上一套公用工程小系統,但是需要和公司其他主系統和一些動設備互連,僅僅只有不到100點的控制系統,配置下來竟然高達十萬客戶表示很是驚訝但這卻是事實。這個問題讓我深深反思了現在主流的控制系統第三方通訊現狀。20年前還沒有主流協議的時候,各家控制器廠商通訊協議都是采用內部協議,如果需要外部通訊都是只能提供modbus協議,這樣也就造成了modbus協議變成了外部通訊常用協議,不管DCS、PLC、可編程回路調節儀、智能儀表等都是帶有或者支持modbus協議。其實這是我們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結果。
隨著時間流逝,自動化廠商深受美國技術市場手段的啟發,紛紛樹立自己的協議標準并大為推廣,他們深知三流公司做工程,二流公司做產品,一流公司做標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樹立的標準把自己的產品毫無懸念的放置在市場的頂端。這個想法和眼光是正確的,但偏偏搞笑的就是協議出來了很多,但是各家并沒有形成規模弄成一個標準,而是形成了群雄逐鹿的狀態。第一個殺出來協議當屬艾默生(原羅斯蒙特)推出來的hart儀表總線,因為推廣的早而且加之成本很低,已被廣大的儀表廠商采用,這個算是協議標準的一個成功的例子。隨之后來總線協議如雨后春筍般呈現井噴式狀態,最先覺醒當屬PLC廠商,西門子相繼推出profibus總線(DP、PA、FMS)從控制層到現場層,羅克韋爾自動化也推出了controlnet、devicenet(CIP協議)從控制層到現場層,GE推出了Fieldworld總線協議但只是控制層,相反施耐德還沉浸自己的協議帝國的世界中,并沒有刻意大力宣傳modbus只是成立了一個協議組織,好像感覺“愛用不用,不信你不用”的手法,但最后事實證明你不努力只能被市場拋棄。日系的霸主(20年前)歐姆龍也在推出cc-link協議。而傳統的DCS廠商并沒有特別注意這個市場,因為當時的DCS還是相對封閉并沒有現在如此開放。就在這個群魔亂舞的時段,西門子的profibusdp協議成為IO控制層常規協議,這個原因也來自于西門子強大的市場占有率。反觀國內這個時候沒有出現自主的協議,而是盲目跟著國外廠商大旗殺入自動化應用建設的大軍里。隨著協議標準的格局明顯,各大廠商沒有放棄自己創立的協議而統一的意向,那如何把對方的協議換成自己的協議呢?這就出現的集成架構的概念,自動化廠商紛紛推出自己集成構架,在集成構架中采用自己的協議并帶來顯著的技術優勢和價格優勢。但是慘的是最終用戶,因為在中國特有的局面下,一個工廠根據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領導會出現不同的自動化控制系統,這樣就出現前文出現的狀況了,新上一個控制系統,需要和其他系統通訊還要和一些國內智能儀表通訊,這就造成了一個系統只有幾塊IO卡但卻有十幾塊不同的通訊協議卡件,對于這個系統的實施帶來復雜的技術難度和調試難度,最大的問題就是增加了采購成本。
最后客戶和系統集成商該如何面對呢?希望自動化廠商能夠擱置自己的市場蠶食計劃,而聯合起來統一化協議標準,這個標準不屬于任何一家自動化廠商,屬于一個獨立非盈利的組織來運營。很多人要問你這個想法比希望世界和平還難!是呀,如果這個不能實現的情況下,希望有一些專業公司能夠專門從事協議數據透傳領域,把常見的協議集成到一個設備中,可以隨意轉換,并且能夠實現價格不是很高,這樣也可以彌補市場上協議滿天飛,實施調試比登天都難的情況。其實已經有一些廠商已經做了一些工作比如prosoft,HMS等但是他們更多是點對點的協議轉換,而且通訊軟件的設置比較復雜,最好國內自動化設備商能夠出現一機式傻瓜式的設置和人性化多種協議透傳的應用,讓我們在使用上感覺不到有什么變化但數據已經從profibus傳到ethernet/ip并傳到modbus了。這樣的設備將會受到各種行業的強烈青瞇,它能夠實現一個設備多種物理接口,并具備多種協議隨意轉換,希望國內的能有這樣的專業廠商一席之地。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