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秒是現在這一系統可以達到的最快的實時傳遞速度。Adiba說,除了更快的速度,整個系統也比以往更成熟、更簡化、更穩定,因此實現了廣泛的部署。
2002年之后的歷屆奧運會中,作為IT系統總承包方的源訊公司,將奧運會賽場變成了自己的實驗室:開發包括運動會管理系統和信息發布系統在內的大量軟件套件、建立運動會技術指揮中心、技術支持中心和數據中心,要完成奧運村、新聞中心、比賽和非比賽場館的網絡鋪設和系統集成。整套系統的測試時間被一再拉長,到雅典奧運會,系統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的測試時間,已長達20萬個小時。
源訊的身份是奧運會IT系統的總承包商和集成商,也負責運營。與此同時,圍繞它的實際上還包括了由信息科技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組成的協作圈。
按照源訊方面提供的信息,源訊的核心合作伙伴還包括全球計算機設備合作伙伴Acer(宏基)、官方移動音頻設備提供商Airwave 、官方傳播設備提供商BT、官方信息基礎設施支持思科、官方視頻設備合作伙伴松下等多家設備和服務提供商。
合作伙伴解決了如何將比賽現場等地的信息“無縫”地傳遞到TOC的問題,這是至關重要的第一環。
英國本土的電信和傳播設備供應商BT,將在倫敦奧運會上部署“voice service”,一種新型的聲音信息傳播網絡,連接了所有25個奧運場館。在奧運會的歷史上,這是第一次繼視頻、數據網絡之后,將“聲音”網絡運用到奧運會中。
在開幕式之前,總計1.65萬個的手持現場通訊設備就將被用到94個倫敦奧組委中心和奧運場址,為奧組委的工作提供現場通訊服務。它不僅是各個場館之間人員的語音對講這么簡單,實際上它還可以融合現場的數據、聲音、視頻以及手機的移動通信服務。這意味著各個比賽場館之間的那些資源調度和協調工作,現場的工作人員只需要一臺設備就可以完成。這個系統的背后,則是思科公司的通信平臺。
“在奧運會期間,BT公司將利用這一網絡,從現場提取圖像和電視圖片,以及數以百萬計的電話、郵件和文件。”BT公司副總裁Stuart Hill說。
我們的目光需要再一次回到倫敦。這個城市曾在1948年舉辦了一次開創性的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能夠進行電視和廣播轉播的奧運會。但在那一年,英國工程技術協會(IET)提供的一份資料統計,整個倫敦市的電視機數量也不過420臺。
“有些變化即便是在四年前,我們也沒有預見到。”IET的首席執行官范納杰說。他表示對于通過越來越豐富的終端和方式、同時不中斷地體驗奧運會的需求,即便對于工程技術而言,也構成了很大的挑戰。
對于源訊公司而言,從前一屆奧運會中吸取經驗至關重要。為了確保這一點,一些北京奧運會的業務團隊和技術人員正在倫敦工作。盡管國際奧委會與源訊的這份長期合約將在2012年結束,但它也給源訊帶來了一種事實上的競爭門檻:承辦奧運會的IT設施已經越來越依賴于經驗積累。
“要說與上一屆北京奧運會相比有什么根本的不同,”Adiba說,“那就是我們必須更加確保所有數據都以正確的格式處理,并在正確的時間提供給正確的觀?眾。”
0.3秒,它可以是一位運動員創造的新紀錄與舊紀錄之間的時間差,現在,也是一條奧運現場信息傳遞到觀眾眼前的時間。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