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品牌覬覦中低壓市場
隨著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促進了電氣傳動的技術革命。交流調速取代直流調速,計算機數字控制取代模擬控制已成為發展趨勢。交流電機變頻調速是當今節約電能,改善生產工藝流程,提高產品質量,以及改善運行環境的一種主要手段。變頻調速以其高效率,高功率因數,以及優異的調速和啟制動性能等諸多優點而被國內外公認為最有發展前途的調速方式。
據了解,由于國內變頻器市場是以外資品牌的進入而發端,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達到了70%以上。歐美系、日系、臺系品牌ABB、西門子、富士電機、三菱電機、安川電機等外資品牌占據了我國中低壓變頻器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國內品牌則以深圳英威騰、成都希望森蘭、深圳匯川技術等為代表。
隨著變頻器行業的發展,變頻器的核心電子器件從最初的SCR(晶閘管)、GTO(門極可關斷晶閘管),經過BJT(雙極型功率晶體管)、SITH(靜電感應晶閘管)、MGT(MOS控制晶體管)、MCT(MOS控制晶閘管),發展到今天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HVIGBT(耐高壓絕緣柵雙極型晶閘管),器件的更新促使變頻器的應用領域更為廣泛,市場規模隨之迅速擴大。
隨著節能產業地位的提升,變頻器市場潛在容量吸引了眾多的行業參與者。據統計,目前國內變頻器市場上品牌數量超過100個,此外,還有數千個從事產品代理銷售和二次開發的公司。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市場上變頻器安裝容量的增長率達20%左右,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和市場的需求來計算,需要10年左右時間,變頻器市場才能飽和。
2011年,國內市場中低壓變頻器供不應求,第一次出現比高壓變頻器增速快的現象,高壓變頻器競爭進一步加劇。“通常,中低壓變頻器的市場規模增長在10%~15%的水平,但2011年的增速首次超過了高壓變頻器,達到了30%的加速發展。”業內人士稱。
從總體上看,我國變頻調速技術起步較晚,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晚10~15年。不過,有專家認為,由于目前中高端變頻器市場應用主要被歐美、日本品牌占據,從長期發展趨勢來講,有近80%的進口替代空間,中低壓市場將是變頻器未來爭奪的主戰場。
不過專家提醒,中低壓變頻器行業是個強周期行業,與國家經濟周期緊密相關。雖然受自動化改造和高端裝備升級的驅動影響不變,但是去年在國家嚴格的緊縮政策下,部分中小企業由于原材料漲價、用工成本增加以及貸款困難,對新設備采購和技術改造的資本性投入面臨資金困境,對變頻器的需求有所放緩,而中小用戶對承兌匯票的使用也會降低渠道商的市場開拓積極性。










共0條 [查看全部] 網友評論